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防控
2018-05-14张晓丽
张晓丽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由于感染伪狂犬病病毒而导致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能够持续在发病猪群中传播,还能够导致其他家畜以及野生动物感染,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不仅会导致繁殖障碍和死亡,还会对机体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从而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免疫预防;疫情处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2-0061-01
1 流行病学
伪狂犬病毒具有很广的感染谱,能够导致较多种类的动物感染,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猪作为该病毒的储存宿主,任何年龄都具有易感性。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耐过后呈隐性感染的成年猪、带毒的啮齿动物以及污染病毒的饲料。该病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传播,还能够经由精液、交配以及胎盘传播。病毒不仅能够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更容易通过间接传播,如空气飞沫携带病毒后能够随风扩散至9 kg以外或者更远的地方,从而导致健康猪群感染发病。
2 临床症状
猪在不同年龄患病以及感染不同毒力的毒株会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且病程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新生仔猪以及小于4周龄的仔猪非常敏感,往往会呈最急性型,病程持续较短,死亡率能够达到100%,主要是在2日龄突然出现发病,高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伴有腹泻或者呕吐,并具有神经症状,最终陷入昏迷发生死亡。育肥猪患病后主要表现出慢性呼吸道症状,略有发热,部分会发生腹泻,能够康复,但饲料报酬率下降,增重缓慢,延后上市,个别会具有神经症状并发生死亡,如果发生继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会导致死亡率升高。母猪患病后能够带毒,并发生繁殖障碍。妊娠初期感染病毒,大约10天之后会出现流产,流产率能够达到50%左右;妊娠后期感染病毒,往往会产出木乃伊或者死胎,其中主要是发生死胎,有时也会产出弱仔,其在2~3天内发生死亡。母猪感染后有时会呈现屡配不孕、容易出现返情。公猪感染后会导致睾丸萎缩、肿胀,无法作为种用。
3 剖检变化
对病猪进行剖检,可见扁桃体发生水肿,且伴有咽炎和喉头也发生水肿,上呼吸道内积聚很多泡沫样的水肿液,黏膜存在出血斑点;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大、出血;心内膜出现斑块状出血;肺部发生水肿;肝脏、脾脏、肺脏实质中出现渐进性坏死小病灶;肾脏存在点状出血;胃、小肠存在出血性发炎;脑膜以及脑都出现明显充血、出血,且积聚大量脑脊髓液。患病妊娠母猪流产后产出的胎儿,其臀部皮肤存在出血点,心肌和肾脏存在点状出血,肝脏和脾脏存在灰白色的坏死点。
4 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病料不仅可取自病死猪尸体,也可取处于发热期病猪的脑组织以及扁桃体,其最适合用于分离病毒检样。对于亚临床感染的病猪,通常采取鼻咽洗液用于分离病毒。如果实验室条件较差,可采取人工感染鸡胚或者家兔,结合病猪以及鸡胚病变的特征或者实验动物的症状进行诊断。如果实验室条件较好,可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同时可结合动物试验进行诊断。
血清学方法。目前,常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微量血清中和试验(MSN)、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乳胶凝集试验(LA)等进行诊断。
动物回归试验。取病死猪脑组织,完全磨碎后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制成10%的悬液,接着按每毫升添加1000万IU青霉素和1000万IU链霉素,放入4℃冰箱保存24 h,然后进行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给2只健康家兔皮下注射,每只2 mL,对其进行观察。经过36 h,可见2只家兔体温依次升高,且伴有严重骚痒的典型症状,即开始持续舔咬接种部位,导致该处皮肤破裂并出血。再经过8h,2只家兔均呈现四肢麻痹,并逐渐衰竭而发生死亡。
5 防控措施
免疫预防。目前,我國普遍使用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伪狂犬病弱毒冻干疫苗,猪需要接种1次该苗,接种6天之后就会产生很高的免疫力,一般断乳猪每头接种1 mL,大约3月龄的猪每头接种l mL,成年猪每头接种2 mL,能够持续保护1年;生产母猪可在每次配种前接种2 mL,从而使其所产后代仔猪都得到被动免疫保护,但只适合在受威胁地区和疫区应用。
疫情处理。发现病猪后要立即隔离,并加强保暖,严格消毒。一般可使用1:200倍百毒杀稀释液对污染的外界环境、猪舍以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间隔1天1次,连续进行5次。同时,给猪群紧急接种猪伪狂犬病灭活苗来预防发病。一般来说,没有断奶的仔猪适宜注射o.5 mL,育肥猪和妊娠母猪适宜注射2 mL,母猪分娩前1个月适宜注射2 mL。确保每头猪都更换使用1个新针头。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基本能够控制疫情,有效减少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