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十教育”模式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中的教学模式变革

2018-05-14王源杨予海岳炳辉郝佳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

王源 杨予海 岳炳辉 郝佳

摘要:当代社会是信息化无处不在的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信息化,“互联网十教育”模式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通过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互联网十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养羊与羊病防治》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传统核心必修课,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已被建设成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为传统教学模式向“互联网十教育”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十教育;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2-0010-02

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2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教育高峰论坛,大会提出“互联网十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互联网十教育”模式是互联网十信息技术融合传统教育并且将其改造成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新型教育模式的一个过程。[1]

《养羊与羊病防治》这门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传统核心必修课,也是地处青藏高原农牧类高职院校的特色课程之一。2009年《养羊与羊病防治》被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其又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课程。基于《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这个平台,拥有大量的信息化素材,所以这门课程对新型“互联网十教育”模式率先实施与应用具有示范性作用,尤其是《养羊与羊病防治》被列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为“互联网十教育”模式的成功对接,过程监管,以及后期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1“互联网十教育”模式下践行《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是历史、实践、理性与逻辑的高度统一,而课程的基础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要素。[2]‘‘互联网十教育”模式下課程资源以动态、直观、信息化的方式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且可以永久性保存,不但丰富了课程资源种类,还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开阔了新视野。[2]

1.1 注重基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1 教学录像的开发利用

《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平台上的教学录像是按照所对应教材中项目任务精心录制的,包括实训室教学的录像和企业兼职教师在现场教学的录像,保证每一个项目中的每一个子任务都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录像,学生登录《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平台自主学习时可以通过丰富的画面、声音等视听信息,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并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勰和思考。另外学生在课余自主学习时可以反复观看,比教师在课堂中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

1.1.2

PPT的开发和利用

《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平台上的PPT是根据对应教材的项目任务、教学计划、课时安排、组织教师精心制作并上传至平台,每一个项目的子任务都有多媒体演示文稿。PPT的优点是易于反复演示,文字显示停留时间可控,为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课程进行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用感性的思维对待事物。

1.1.3 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资源除了教学录像和PPT之外还有大量的文本资源,课程介绍(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课程知识点、课程技能点、重点难点指导、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评价考核、习题作业、参考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可以了解课程的结构、设置和开设情况,同时也便于其他学校共享课程资源。在制作文本资料时为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有据可查,我们要求所有讲授知识都包括在内且内容标准统一。因为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和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要求教案内容尽量详细,层次和示意清晰,既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又不至于令他们感觉太过概要和空泛。

1.2 注重拓展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在后期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展资源以增加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适用性,以提高课程的共享性和易用性。[3]包括组织团队教师编写的试题库和答案详解、图片、模拟实训小动画、专家讲座、文献资料、微课小视频等组成的素材库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并将学生作业以照片形式上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素材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学生收集的,并且将最新图片、养殖技术视频不断补充,通过实践发现鼓励学生收集素材能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还能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点的掌握。

2“互联网十教育”模式下《养羊与羊病防治》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十教育”。[2]

2.1 学习——从被动到自主

传统教学模式是学生遵循学校统一课程表的安排在教室听课,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特点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课程的内容灌输给学生。教学手段只停留在PPT上,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通过记笔记,课后通过死记硬背理论基础知识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学习氛围比较枯燥无味更是缺乏有效的教学支持。但是在“互联网十教育”模式下,学习这种行为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只要学生拿出手机、连上网络,就可以进行学习,不必再完全依赖于课堂和书本。比如《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的学习就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随时自己登录爱课程网《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这个平台,开始学习,而且还可以将学习的经验体会通过教学互动平台与他人分享,还可将生产实习中遇到疑问发布到平台上,让教师和企业专家为他们解答,从而加快技能的掌握,实现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育人模式,最后还可通过习题和测试题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2.2 教学——从灌输到互动

“互联网十教育”模式彻底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授课的依赖性明显减弱。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服务者,例如在《养羊与羊病防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会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学生会登录《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资源共享课平台进行学习,在观看教学录像、PPT等过程中总会产生心得和疑问,而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交流和评估”,也就是答疑解惑和评估鉴定学习成果。

3 衍生出“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能够适应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在教学体系上从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能力转变,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上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先理后实或先实后理,目的就是为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而所谓的“互联网十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4],就是将互联网融人到《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是《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中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以下三方面。

3.1 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

将互联网融合到《养羊与羊病防治》课程中,教师可在生产一线为课堂中的学生进行授课,教师通过在一线现场的即时教学,可与课堂中的学生情景互动,这样就突破教学地域的限制,相比于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信息化特征。

3.2 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资源

通过《养羊与羊病防治》国家级资源共享课以及互联网上的大数据,为学生课下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也为教师授课展现了大资源的观念[5]。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依托互联网,获取所需的课程资源,网络资源不但丰富,而且更新快,学生可以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

3.3 教学过程呈现动态化

在“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随时随地和教师、企业一线工人、同学进行互动。并可根据学生疑难解答、完成问卷情况、网上作业等情况形成的大数据,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形式,做到因课制宜、因材施教。[4]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十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2]张听,“互联网十教育”的课程资源革新:为何与何为[J].教育科学论坛,2016(11):18-20.

[3]魏孔鹏,余巍巍,数字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72-76.

[4]张媛媛,“互联网+”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8):153-168.

[5]余德英,“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3):28-30.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