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艺术与校园文化

2018-05-14张坛柳许平山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专业

张坛柳 许平山

教育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扼杀人,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追求真教育,时刻避免伪教育,坚决杜绝假教育。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向,教师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有教无类”,并且时时刻刻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经过“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三个境界。

事物本就存在一体两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因为有光就有影。打开窗,让阳光照进来,透过玻璃窗的光与影,拿起手中的书籍细细品读。

教育就是光与影的魔术,正如《马新功: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校长》一文中所说,教育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扼杀人,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追求真教育,时刻避免伪教育,坚决杜绝假教育。教育是文化在人们心灵镜子中,如图1所示,培养的学生就好像折射和反射出来的光,既有绚烂炫目的光彩,也有在水面摇摆的幻影。

一个物质最早只坏了一小个点,这是量变的开始,以后又坏了几个点,直到整个物质都彻底腐烂之后叫质变,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整个过程,我们可将其称之为“负值道理”;物质树的枝叶间最早长出一个小点,逐渐长成芽胞、

花蕾、花朵、小物质、大物質、熟透的物质,这种发生、发展、壮大的全部过程是相连关系,我们将其称之为“正值道理”,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经过下面三个境界。

一、“光与影”教学法的第一重境界——“授人以鱼”

二、“光与影”教学法的第二重境界——“授人以渔”

三、“光与影”教学法的第三重境界——“悟其渔识”

①中国传统教育元素与专业方法融合的迫切需求

第一,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专业的源泉。设计师在学习借鉴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开阔艺术审美视野,在设计创意时把传统文化原创性和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专业当中,达到传统文化与专业的互通、互动、互补、互融。第二,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专业的根基。我国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传说故事和图案既是专业的源泉,又是专业的文化根基,这些传统文化根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背景,它保留着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产。在专业中运用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将会给专业增添无穷的魅力。

②生态专业绿色创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趋势

生态专业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例如星球大战中的死星,黑客帝国里的"锡安"和蚁哥正传里的蚁丘。现实中的案例有德国的"三升房"、奥尔良的"诺亚"等。因此,建立具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生态专业系统是时代趋势。

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场所,深入发展院校的已有的优秀文化成果,并积极凝练适合自身阶段特点的校园文化,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比如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成果有:

①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各种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如教学楼、活动中心,实验室等。

② 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总和(包括办学过程中与学校有相互关系的外界建立的有关机制及学校内部各种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如价值观、行为模式、学校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作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而校园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有:

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愈演愈烈,大众文化难以形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难以形成示范作用,学院的校园文化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轨道。

①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和目标,校园文化的主体责任感不强,忽视师生员工的同步发展。

②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存在。

一、初探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基本方法

如何加强高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用新理念和新思维建设当代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开放性与选择性相统一、规范性与渗透性相统一、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三个建设原则”。其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科学的发展观与构建的校园文化相统一。因此特色校园文化构建的基本方法是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提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建设方案。

三、特色校园文化形象系统构建的理论基础(“文化基因”的渊源)

一个系统的研究必然存在着其特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足够的技术支持,特色校园文化形象系统的构建需要深层次的挖掘校园文化的特色。

(1)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形象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一:办学特色和教学定位

校园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一定的平台和载体,这个平台的建立需要一方面继承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办学特色和教学定位的精辟概括,如安徽职业学院的“订单式教育”,另一方面将最具价值的理论成果引入企业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征,造就“双师型”、“能师型”教师团队,为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企业文化的新风。要求学校全方位的实施“校企结合”,在办学各个环节中都渗透企业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更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特点,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和对所需人才的要求。这些理论思想的精髓都流淌在每一个学院教职工的血液里,从而形成构建特色校园文化的“文化基因”。

(2)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形象系统中的“文化基因”之二:信息化下的文化建设

①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实训平台,颠覆传统工作模式,完成专业行业“创客空间”的建设,并为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提供平台。

②“创客”指的是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变为实际产品的一群人。他们勇于创新、自己动手、主动学习的精神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因此项目组成员将以团队为单位,设计属于自己团队的智能室内空间,同时设计老师及助教将辅助学员将设计作品制作成三维模型,同时将由“创客空间”的合作伙伴将相应的三维模型进行3D打印。

③在借鉴BIM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的基础上,研究BIM技术在室内专业中的应用方法,并发挥BIM技术在专业中的优势。通过BIM信息化平台,联通教师和学生的数据,对于学生的相关实训数据可以及时反馈给老师,联通建筑教学模型设备和学校教学平台,如虚拟仿真教学类系统、资源库系统、VR系统等,联通学校与企业资源,将行业最新的技术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推向学校。将BIM技术运用到专业中,通过绘制室内三位模型的同时,也生成了详细的明细表,施工图,详图等,在完成方案设计的同时,也完成了专业的参数化设计,完成“互联网+”实训平台的建设。

教育的道路上,背面是恢弘的城,前面是水面摇摆的幻影。教育者是行走的向日葵,行走,是为了追逐梦想;向日,是为了收获阳光。盛开是对职业理想的无尽仰望。

基金项目:1.“校园文化”教育思想在生态专业中的运用方法研究,项目编号(SK2017A0543)。2.项目名称 安徽郎溪傩舞“跳五猖”仪式研究,项目编号(SK2017ZD41)。3.安徽省创新创业研究项目:安徽非遗融入服装与艺术教育的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编号:XM-17。4.在BIM信息化模式下装饰设计“创客空间”建设研究,项目编号(azy2016kj05)。5.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为例,项目编号(azy2016zt06)。6.《室内软装饰设计》“专业+创业”在线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azjxh17133)。

(作者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特色专业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部分专业介绍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