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入学习理论在<团队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邓艳芳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者理论课程

邓艳芳

“投入学习理论”是美国远程教育专家凯斯利在多年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进行团队协作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包括“相处-创造-贡献”三个成分。该理论对于“团队管理”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团队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剖析如何在“团队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引入“投入学习理论”。

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适应经济新常态时期等战略实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教育内涵型发展。团队管理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对现代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手段单一,形式刻板,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而投入学习理论为该课程的教学指名了方向。

一、投入学习理论概述

投入学习理论是凯斯利多年从事远程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基本理念是在非传统教学环境中创建成功的协作团队,并使之基于一定的任务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包括三个成分,可概括为相处--创造--贡献 (Relate -Create -Donate)。

1、“相处”成分:该原则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学生需要具备交流、规划、管理、评价等与合作相关的技能。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和面临的困难,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合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责任感,使学习持续进行,从而有效地减少远程教育中学生高流失率的问题。而且当学生在团队中学习时,他们有机会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实现了合作多样化以及对学习内容多元化的理解。

2、“创造”成分: 即“项目取向的学习”,该原则将学习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有目的的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项目 , 在協作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在这一环节中, 项目的选择与团队的组建至关重要。

3、“贡献”成分:该原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对外部真实世界做出有用的贡献 , 即学习者所做的项目必须要有一个真实的关注。原则上 ,每个项目都应有外部的 "消费者"( 项目的服务对象 )。学习者通过承担真实的项目,服务于有需求的真实对象,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成功地运用到工作中去,从而完成知识的转化过程。

二、投入学习理论对团队管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团队管理》课程主要是培养现代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通识能力,投入学习理论也正为该课程提供了教学方法指导。

1、“相处”成分。在该课程教学之初,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兴趣等进行团队组建,每个团队的成员在认知、性格、爱好等方面尽量不一样。每一团队的成员在组建团队一周后,进行团队成员分析,具体包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知识领域,适合的任务等内容。

2、“创造”成分。教师根据大(专)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培养目标,结合工作需要,将知识内容整合为几大学习任务(学习情境),每次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布置任务,如:“某某公司的某某员工经常在家加班的现象,提出时间管理计划。”让每个团队完成,并就完成任务的团队合作做分析报告,包括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个人的成长收获,以及团队成长的措施等。只有学习活动有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3、“贡献”成分。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根据学校创业园基地,校企合作的企业,教师的自营项目等,寻找课堂合适的教学任务,让团队合作完成,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只有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上的全身心投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好的学习效果。

4、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地点。可以通过视频反思教学、小组讨论、情境模拟、市场调研(实地考察)、案例教学、观摩等手段,在教室、企业、操场等地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

5、通过给学生布置真实工作中的真实任务(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表现,对学生进行课程的终极考核。例下表1所示:

总结:投入学习理论主要是阐述了学习活动有意义,学习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在学生行为投入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投入, 即心理投入,这才是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关键因素。我们应充分吸取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实践,解决课程教学问题,不止是《团队管理》,其他课程同样适用。学生、老师、学校应形成一股合力,通过学习环境氛围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合理化,让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者理论课程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