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规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陈斐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组块记忆法生物

陈斐

一、联想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例如,在讲解人体的呼吸运动时,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吸气时膈肌收缩,简称为“吸收”,便记住了呼气时膈肌舒张。又例如在讲叶片的结构时,把它想象成“汉堡包”,表皮相当于上下两片面包,叶肉相当于里面夹的各种肉类,叶脉相当于里面的生菜。在讲解显微镜的操作时,如何对光,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我是这样教学生的,“小平”认识吗,同学们肯定知道伟大领导邓小平,于是,就这样来记忆,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同时使用平面镜,简称为“小,平”,说完之后,同学们都笑了。再如,“呆小症”表现症状,既呆又小,所以智力上有问题。

二、组块化编码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生物教学中,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是知识运用的前提,但当学生遇到一些长的复杂的概念时,就很难把它背下来。这时就可以帮助学生分解概念,组块编码。例如: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_____在______中,将_____和______等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______,并释放______的过程。如此,将光合作用分成了“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四部分,而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也就很容易了。再如: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产生的抵抗这种病原体的__________。可以把它划分为两块,(1)抗体是由什么产生的?——淋巴细胞(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蛋白质。

三、记关键词

关键词记忆法,實际上就是记重点,抓住概念的本质,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反射”的概念时,学生会把反射和应激性看成是一码事,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立即反射的定义,因此在教学时,就要强调反射定义中的“神经系统”四个字,正确区分“反射”和“应激性”:(1)反射是指动物和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所以说,植物和低等的动物是不能完成反射的,因为它们没有神经系统。例如含羞草的叶子一碰即闭,草履虫逃避盐水刺激,这些现象只能是应激性而不是反射。

四、归纳总结,比较记忆

在记忆的过程中,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有效运用比较法,不仅能形成长时记忆,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时,我设计了如下表格

五、记少不记多

人的大脑记忆功能是有限的,若过多的记忆会使大脑疲劳,应有选择性的记忆。例如,在讲动物的受精方式和生殖方式时,只记体外受精的动物:鱼类,两栖类。其他都是体内受精;胎生:哺乳类,其他都是卵生。在判断各种植物类群时,记忆比较特殊的植物名称,裸子植物——松杉柏苏铁银杏,蕨类植物——卷柏,带“蕨”的植物,苔藓植物带“藓”的植物,除了以上几种典型的以外,其他大部分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六、图示辅助教学,口诀总结

血液循环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易于掌握,我首先指导学生看图,读图,解图,从而总结了一些特点:①左右相反,上心房下心室,房连静室连动,左厚右薄,左动右静(血液的种类)②血液过肺氧增多,肾小球不变,其他氧减少。

总之,有效运用记忆术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环境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从而达到高效的记忆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启星中学)

猜你喜欢

组块记忆法生物
“笨苹果”的单词记忆法
组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试析“词汇组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让你的记忆力更棒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