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的青春记忆

2018-05-14陈自来

中国共青团 2018年2期
关键词:团中央志愿小伙伴

陈自来

“团中央,这么高大上!”“你在团中央,我们也算朝中有人了。”听说我要去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借调一年,小伙伴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临行前,学院领导再次嘱咐:“到了团中央,要讲政治,讲规矩;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看的东西不要看。”想到在借调期间,将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可以用奋斗为青春留下难忘记忆,内心就忍不住激动。

在这里,我迎来了全新的开始

前往团中央的那天,新婚不满一个月的妻子坚持要送我去火车站;到了火车站后,又要送到候车大厅;一直送到检票口,不能再送了,她才含着眼泪一个人离开。电话里父母一再劝说:“到了北京,不要喝酒。喝醉了,送你回家的人都没有。”是啊,除了有几个多年未见的同学外,北京是个陌生的城市。来了一个多星期了,楼下的大妈还拦着我问:“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来到北京首先感受到了环境的考验。三月的北京特别干燥。在南京潮湿的环境中生活10多年,初到北京,感觉裸露在外的皮肤像要裂开一样;尽管第一天喝了大约10杯白开水,但嗓子仍像在冒烟。

除了环境不适应外,还有工作上的无所适从。在学校里,我可以与学生们谈规划、谈理想、谈生活、谈感情,而到了团中央,发现这些我擅长的事情,完全用不上了。接到的第一項任务是写一个工作方案的请示件,写得我是痛不欲生,修改了五六遍后,最初的稿子被修改得只剩下八个字:某某同志,妥否,请示。这个打击让我一度对个人的能力产生了深深怀疑。我不是来帮忙的吗?不是来为这里增光添彩的吗?怎么现在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城市的陌生感,环境的不适应,工作的无所适从,让我开始期盼着日子赶快过去,尽快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恨不得在房间里挂上一个倒计时的牌子,提醒自己还剩下的天数。

但不管怎样,日子还是照常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四月初,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我和处室的小伙伴们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第二天刚到办公室,处室的小伙伴拿着当天的报纸兴奋“宣布”:“昨天的活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都刊登了。官微后台有上千个咨询问题的留言,咱们分分工,给粉丝们赶快回复吧。”

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正参与国家级项目,我可以为国家的项目作些贡献,哪怕只是一点点。在这里,我将迎来全新的开始。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尝试参与到各项工作中,为青年志愿者事业贡献一点力量。

在这里,我们有机会用自己的奋斗见证奇迹

指导中心的领导常说,“志愿”是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最大的公约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共青团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引导青年跟党走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步开始负责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新媒体运营工作。聚焦一线普通青年志愿者,挖掘青年志愿者事迹,讲述青年志愿者故事,发出青年志愿者的好声音,让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祖国大地上飘扬。在这里,每天都有新故事,每天都有新变化。五四期间,我们邀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青年志愿者代表为普通青年志愿者打call,送祝福;六月底,我们策划了“七一建党日·青春志愿行”视频直播活动,阅读量当天就突破100万;七月,我们设计的微博话题#晒出暑期微志愿#,一度跃居社会榜前5位;八月,我们推出“2017,西部计划的青春故事”原创作品,被共青团中央等上百个官微转载。还有,学习十九大精神.青年志愿者在行动,更是得到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积极响应。第四届志交会相关报道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上百篇的报道。看着不断上升的数据,越来越丰富的志愿故事,我想:在这里,我有机会用奋斗见证奇迹。

而让我最激动的是参与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25方案的起草。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被列为十大重点项目之一。10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启动了该项目十年规划的起草工作,我有幸成为了起草组一员。起草工作很累,翻文献、找资料,约专家,听意见。每天上午9:00,晚上22:00集体讨论一次。凌晨三四点钟休息,第二天7:00就要起床,整整7天。最后看到起草的文件初步成型,并将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未来十年行动的指南,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些骄傲。

还有跟随指导中心领导到湖北开展的“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活动,也使我内心不能平静。带队领导对待问题不含糊,敢红脸、敢出汗;调研中不报道、不宣传、生活方面不给地方添麻烦,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作风,让我真心为这个集体点赞!

而现在,我很留恋这里的日子

在团中央借调是件特别奇妙的事,为了共同的事业,与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做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一起加班到深夜,看10号楼不灭的灯光;围绕某个说法,查出处,找依据;碰到问题,用各种“洋”方案、“土”办法来解决;在空余的时间,一起逛公园、看展览,一起花上一天骑车绕四环。当然大多数下班的时间仍是孤身一人。一个人的时候,我会看看书,逛逛博物馆,听听讲座。到西单、三里屯去感受都市的繁华,到长城和故宫等历史遗迹中触摸历史的沧桑,到海淀学院路上品味高等学府里浓浓的书香,到南城边京城老巷子里倾听原汁原味的京片子。而这些都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

有个借调的小伙伴曾说,一年借调期可分为:好奇期、排斥期、融入期、留恋期四个阶段。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10号楼前的银杏叶已经掉光。随着借调旧人不断离开,新人不断加入,我已是借调人员中的“老人”。在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看着团中央10号楼前银杏树发芽、茂盛、金黄、脱落,而现在我距离结束借调的日子还剩一月左右,很快就要离开,想到以前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有时候恨不得在房间里挂上倒计时的牌子,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接下来的生活。

因一封借调函,借调干部从五湖四海来到北京,从黑龙江哈尔滨从广西桂林从浙江杭州湾从宁夏银川……希望在青春岁月里能为未来留下珍贵回忆。在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这个大集体一年的借调时间让我们坚信,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我坚信,在前门东大街10号楼团中央借调的日子,将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分团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团中央志愿小伙伴
The Price of Beauty
“小伙伴”等十七则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的思考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志愿小队出动
河里的小伙伴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
难忘的两年零八个月
团中央青农部派工作组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