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认同视域下的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8-05-14赵笛宋玥嘉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职业发展社会工作

赵笛 宋玥嘉

摘要: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们生活在特定的组织或群体之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其专业化发展和本土化的发展都与社会工作者自身和社会群体包括普通民众、组织团体等对其认可与支持密切相关。本文从社会工作者自我职业认同和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者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度两方面来阐述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社会认同;社会工作;职业发展

一、 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的总体现状

社会工作界人士常常说“社会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那春天到底来了吗?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如社会工作司、社会工作处,各地在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城乡社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其次,从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情况来看:“三区”计划、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大爱之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等重要工程持续推进;各类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快速增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在全国遍地开花,打破了广东独领风骚的格局。由此我们不得不说社会工作的春天确实是到了。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输出,社会服务机构的涌现,社会工作者待遇的提高,体现出了社会工作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职业存在,更是作为一支新的社会建设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然而,从总体上,目前社会工作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接纳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具体来讲,由于种种因素,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总体认同度不高。此外,社会工作领域存在着“社工荒”现象,一方面,快速发展增多的社工机构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失率增大。从社会认同角度看目前我国内陆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 社会工作者个体的职业认同度低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工作服务成效的不确定性和评估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工作者个体的职业自我认同感低

社工服务是人性化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因而社会工作活动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并需要长期跟进,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然而大多数社工项目评估对成效的测量则只注重完成的数量上,例如一年要做多少个个案,或者仅仅是通过问卷满意度调查这样形式化的测量工具来评估社会工作活动的成效,在冷冰冰的量化要求的逼迫下,社会工作者和机构会压缩工作时间,注重效率而忽视了质量。此外社会工作活动针对的案主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或者具有偏差行为的人,其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甚至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获行为退化,而且有些社会服务的效果是内在的,不易察觉或者无法进行测量的,这也就导致了社会工作者普遍感到挫败感,没有职业成就感,没有社会价值感,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自我认同度自然也就偏低。

(二) 社会工作者对其职业的定位模糊,角色不明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从业者,时常被周围人问这样三个问题:“社会工作是什么,是志愿者吗?”“是社区工作者,公务员吗?”“那你是干啥的?”这种类似的社工“三连问”成了多数社工从业者的困扰和心酸。每个新兴职业在刚开始的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社会的误解和不被认识与认可的过程,但是,我们作为职业社工,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当我们坚定地说“我们就是社工”的时候,这也就已经为社工职业的发展和社会认同向前又迈了一步。

(三) 社会工作从业者专业价值观缺失,受价值功利主义影响较大

首先,一些社工从业者并非本专业出身,其社工专业认同度本来就比较低,其所持的价值观也并不是在“人道主义、助人自助”基础之上的。其次,一些社工出身的从业者所接受的专业教育也不“正宗”,目前社工高等或职业教育的教师很多不是社工专业教师,那么可想而知其教出的学生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专业技能也会发生很大的偏差。另外,薪酬福利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工资收入作为大多数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许多人努力工作的动力,社会工作者是一个助人者,同时也是一個职场人,他需要通过工作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有些社会工作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追求“挣钱”而出现恶性竞标或者在提供服务时“偷工减料”。这些都造成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低,并且阻碍了社工职业化的良性发展。

(四)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专业能力与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的矛盾

在目前的一线社工实务中,一方面,刚参加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感到自己的专业水平低,工作能力较难提升,缺乏强有力的支持,掌握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巧不足,缺少专业督导,当工作遇到阻滞时,解决的办法一般是向同事请教或自行研究。而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工作较长时间的社工又会感到工作有局限性,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迫切感受到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掌握的专业理论和技巧用处不大。对一些案主所面临的问题只能进行缓解而不能彻底解决,此时社会工作者又会希望得到其他的社会支持。而当这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负面的逃避情绪,工作激情有所减退,工作积极性有所降低,从而会因对这个行业产生失望感而选择离开。

三、 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度低的原因

(一) 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有限,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体现不明显且替代性强,缺乏本土特色

由于许多地方并未建立社会工作机构,人们没有接触过此群体,因此社会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陌生的。缺乏本土化的特色,社会工作尤其是一线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替代性比较强,社会工作实务缺乏本土化特色,服务类型和形式僵化。我国目前大多社会工作服务活动专业性低,缺乏专业技术。只有当社工服务自身的专业性提高,有了不同于其他一般志愿服务的独特性和作用时,人们才会慢慢形成“有困难找社工”认识,社会公众对社会的认同度才会提高,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也会有极大的进步。

(二) 社会工作宣传力度不够,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中国内陆“北上广深”这些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迅速且逐渐成熟,但是其他地区的社工发展依然比较慢。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不足,社会工作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并且很多社工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仅限于当地的某一社区、某一区域,很难有跨市或省的情况,并且机构与机构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处于相对独立的局面,这造成了服务流动性不强,受益群众少,服务辐射能力弱,那么知道社工真正是什么的群众也就比较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低。社会工作的发展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同时注重好的机构、好的项目的宣传、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佳.功利取向还是价值取向: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研究[D].南京大学,2015.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

[3]社会工作反思录,“社会工作的春天一直没来?”[Z].知乎专栏,2018.

作者简介:

赵笛,宋玥嘉,河南省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职业发展社会工作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