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之探究式教学

2018-05-14张兵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运用策略高中地理

摘要:新课程教育体制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高中地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高中地理教学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文科课程,对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跟上高中教育日益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已经不再仅仅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就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现代高中课程教育体系下,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已经被重新定义。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一味采用口述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地理教学活动,并且利用全部的课堂时间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将新课改政策的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导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发挥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一、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以及探究任务。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对本节课的疑问,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假设。第三,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探究任务收集相关的资料,针对研究任务合理设计探究计划,并进行数据收集任务。第四,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五,通过数据分析的过程完成假设的验证,并得出第一结论。最后,详细记录探究的过程以及结果,并通过合作的模式展开交流和讨论,从更加深入的角度继续探究。

二、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

(一) 教师授课方式刻板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普遍存在分数为王的思想,只为简单达成教学任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甚至不愿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认为填鸭式教育即使于未来无益,但可以解决当下的成绩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应试教育的考试机器。

(二)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高中学习阶段,地理课本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受到社会上的很多诱惑,游戏等极大的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地理学习所能带来的对于个人的提升作用,只重视对于理论的单纯记忆,认为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只为应付考试,缺乏探索热情,无法达到地理学习的真正目的,降低了地理教学的效率。

(三) 教学效果较差

高中地理中尤其是自然科学部分,理论较多且复杂,只由老师进行抽象空洞的讲解,根本无法达到是学生理解这一模块知识的目的,而且内容较为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死记硬背理论条款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毫无益处,使地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 探究式教学在实际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式教学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很大益处,但我们也要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方式,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有以下几种策略供参考。

(一) 以情景创建,提高积极性

结合教学实际,融入情景教学,借助多媒体等科技手段,搭建探究情景,使学生更易进入探索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极大激发其学习探索热情。如,以漂流瓶的故事合理引入洋流知识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简易工具模拟洋流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融进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这一模块知识的积极性

(二) 以问题设置,培养探究意识

高中生具有超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提出关于某一知识模块的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寻找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主探究意识。如,进行“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版块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出有关粮食、资源、环境等种种现实问题,要求学生思考探讨,这也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们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 以方向引导,培养逻辑思维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新课改政策强调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探究教学,并重视自身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新课改政策的落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教师的职能产生了影响,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的作用。例如,教师讲解到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探究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探究活动,并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四) 以方法传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渔”最为重要,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极大推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较于单纯的对于某一知识点的传授,更应该结合教学实際,为学生建立完善脑中关于地理的系统知识体系助力。如,进入“大气环境”版块学习时,教师可以先系统全面讲解其成分、分布状况以及涉及的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分析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不仅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趋势,满足新课改要求,更能极大提升高中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探究意识,加强逻辑思维锻炼。但教师要将探索式教学方式合理的应用于教学实际,才能真正实现它带来的这些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结合教学活动问题,探索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俊.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6).

[2]曹连连.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64).

作者简介:

张兵,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运用策略高中地理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