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代讲百读不厌

2018-05-14袁爱民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语言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这四大部分,其中“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之一,所谓的“读”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阅读,而阅读的教学还可以分为默读和朗读。在今天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朗读对于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缺少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朗读,尽量做到以朗读代替课文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思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法

阅读是由“阅”和“读”组成的,“阅”就是指默读,对文章进行浏览;而“读”是指朗读,有感情地将文章用朗读的形式呈现出来。“读”是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朗读的教学自古有之,教师一方面需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教学,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当下新型的教学方法,创新朗读教学的方法,培育学生阅读方面的素养。

一、 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相关理论

近年来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上出现了诸多的改变,过多解读课文、学生被动阅读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语文教师开始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和时间,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的情感。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以读代讲”并不是由着学生没有边际的自我发挥,而是指教師指导有感悟、有体会地进行朗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朗读展示、情感朗读法当形式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二、 教师为学生示范朗读,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指导教学的理论之一就是强调不能放任学生无边际的自由阅读,而是需要教师在给学生发挥空间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引导。教师在进行阅读的教学时,应该给学生提出朗读的要求,并为学生展示出朗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听教师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教师语速、语调、重音变化。除了教师自己亲身展示,还可以在互联网搜集一些经典的朗读视频,让学生感受经典朗读的魅力,从中体会文章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一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上寻找优秀的朗读视频或者是音频,还可以搜集与《静夜思》内容相关的图片,制成示范朗读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学指导生体会如何感情充沛地朗读古诗。在观看教学课件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示范视频或者是音频进行朗读。

三、 小学阅读教学采用完形填空式朗读方法

完形填空形式的朗读方法符合留白美学的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完型朗读的方法就是将原来的文本内容去掉一定的内容,形成空白部分作为学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整体背景和人物特点揣摩空白部分的内容。这样完型形式的朗读适合人物对话比重大的课文,教师在对这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可以将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进行省略和缩减,进而形成一个开放式的阅读文本框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将空白的部分填充完整。

例如,在讲《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对课文中出现的对话进行适当的缩减和省略。狗熊用喇叭大声喊:“动物王国开大会,请你们参加!”,狐狸对狗熊说:“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为什么?”狗熊问。“因为……”狐狸回答道。课文中这段对话进行改写,让学生结合课文和想象填出空白部分内容,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

四、 小学阅读教学采用情景体验朗读教学法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学习过于单调,学生只能根据教材的课文进行朗读,学生很难从课文朗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改变之前形式单一的朗读指导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小型情景剧,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感悟课文中的情感。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的经典片段改写成小型情景剧的剧本,让学生练习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在情景剧中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班级情景剧,将小壁虎失去尾巴后四处借尾巴的故事演绎出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故事中涉及的动物道具,学生在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时,需要体会角色的内心活动,同时能够训练朗读能力。

五、 小学阅读教学采用共情体验朗读教学法

朗读指导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换位思考,将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人物,在朗读的时候结合人物的个人特色和身份等因素,想课文中人物所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鼓励学生与课文中的各类人物进行对话,一边朗读一遍思索,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教师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进行共情体验朗读教学法。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村民,在没有水井的情况下只能喝浑浊的水,而毛主席带领其他革命同志帮助村民挖水井,解决了缺水的问题。学生自己带入到课文中,感受村民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就可以做到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言的教学方法都是类似的,都认可“读”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改变重讲解轻朗读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注重朗读的教学指导,结合如情景教学、情感体验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方法。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做到用朗读代替过多的课文讲解,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振清.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N].山西教育报刊社,2007.9.

[2]韩佳亮.对当前课堂“有感情朗读”的再认识[N].山西教育报刊社,2007.11.

[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袁爱民,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第七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