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论坛:与同路人一起追梦

2018-05-14俞东江

读天下 2018年20期

摘要:公开发表议论的场所,我们称之为“论坛”,如报刊、座谈会、大讲堂等。这里所说的论坛,指的是网络论坛。网络上的论坛不计其数,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了解的专题性论坛。

与教师QQ群相比,教学(教育、教师)论坛可以整段整篇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如把你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论文、读书心得等作为帖子发在论坛上,其他人也可以整段整篇地跟帖。虽然交流的频率不及QQ群,但言论的广度、深度远远超越了QQ群。为了一个跟帖,可能会花半天的时间进行写作;楼主为了一个回帖,可能会花一个晚上的时间进行应对。所以,一个跟帖或者回帖都可能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如果你缺乏足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论坛里只能是羡慕地“观望”,或者是只言片语地顶帖。

关键词:QQ群;论坛;发表议论

一、 教学论坛的选择

我向大家推荐三个人气旺的小学语文论坛:人教论坛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凤凰语文之教学论坛、K12教育论坛之语文教学论坛。以人教语文论坛为例,这是全国小学语文最有影响力的论坛,目前有九名版主,两万多帖子。发帖的主题分类有:教研活动、识字写字、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热点讨论、教学实录、课程理论、好书漂读等,涉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你可以先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帖子,看教學论坛的帖子或许比看教育杂志上的文章更有吸引力。那么多的帖子够你看的,看够之后,对于如何发帖如何跟帖,肯定不教自会了。然后你只要注册一个用户名,登录后就可以发帖、跟帖了。之后便是满怀的期待,看看别人如何评论自己的帖子,你又该如何回应。只有人气旺的论坛才能让你不断遇到惊喜,体验快感;若是人气低迷,无人跟帖,估计你也不会再来发第二个帖子。

二、 教学论坛的成员

经常光顾教学论坛的老师,有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他们常常到论坛里“寻医问药”;有工作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常常到论坛里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经验、思考、领悟、感叹分享给大家,以获得大家的认同,或希望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听听“意外”的声音;也有少量的退休教师,他们退休后依然对课堂教学“痴心不改”,常常到论坛里来了解当前的教学现状,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有少量的对教学有研究的大学教授,他们常常到论坛来倾听大家对自己出版的书、发表的文章、做的讲座有什么反响,并在论坛里“指点江山”。

经常到教学论坛来发帖、回帖、跟帖的老师,无论名师还是“草根”,无论年轻的还是年长的,无论小学的还是大学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这门学科教学的无限热爱。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汇聚到了教学论坛;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成了同路人;因为共同的爱好,大家都在追逐着同一个梦想。教学论坛里的每一个老师,虽然互不认识,只知道对方的网名(注册名),但大家都以彼此平等的心态在这里交流,或者争论,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能遇到知音(认同者),也可能碰到对手(反对者),留恋论坛的人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氛围。“三人行必有我师”,论坛中有不少高手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师傅(导师),与众多的师傅一起谈论、探讨、争辩教学问题,这绝对是一种极好的研修方式,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大有益处。

三、 教学论坛的研修

教学论坛中的研修,往往是个人行为,属于自主研修,完全是凭着对教学的热爱“献身”于论坛,它有别于学校集体式的研修,完全是另一番奇异的体验。

在教学论坛的研修方式很简单:第一,发帖。当然是原创的帖子,你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观点论文等都可以,抱着虚心的态度向大家请教。第二,回帖。别人看了你的帖子如有跟帖,那你得有回帖,这也是出于一种礼节。你看了别人的帖子有话要说,可以跟帖,以表明自己的看法。第三,辩论。如果你不赞同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需要说服对方,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的方式进行辩驳,绝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就是在这样的反复跟帖、回帖、辩论中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第四,整理。把整一个帖子下载整理,围绕某一个主题形成一组文章。整一个过程,似乎并没有刻意地在“研修”,似乎谁也不会用“研修”的心态到教学论坛来耗费时间和脑力,但却在这不经意的过程中,达到了“研修”的目的。

论坛其实早已被人熟知,并不是网上的“新宠”,但我估计,多数教师都没有在教学论坛注册过,更别说发帖跟帖了。对这些老师来说,教学论坛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不妨去涉足一下,探探水的深浅。或者只是作为一个读者,去读一读感兴趣的主题帖子,作为一种“休闲”,去感受一下读帖的乐趣。

对于徜徉在教学论坛的老师来讲,肯定会消耗太多太多的时间,有的时间确实是在思考问题,有的时间可能是在“瞎忙”,因为不是不是每个帖子(包括跟帖、回帖)都有思考的价值,纯粹是为了发帖而发帖。在网络上泡的时间多了,和身边的朋友以及家人之间的沟通就少了,休息(睡眠)的时间也少了,更重要的是静心读书思索的时间少了。教学论坛,因它的信息量大、操作快捷、互动性强,也容易让人变得浮躁。静下心来读书,依然是教师自我研修的重要途径。正如张老师所说的“真正提高自己,还得读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籍。”

所以,喜爱到网络上阅读、研修的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年龄、体质、精力)制定一个“规矩”,如每天在教学论坛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既保证自己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休息时间,又能去教学论坛耕作一番。做到迷恋,但不上瘾,处理好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关系,互不耽误,那应该是最高的学习境界了。

作者简介:

俞东江,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赵家坂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