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2018-05-14徐西林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小学体育创新,旨在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打破以往枯燥的学习模式,让老师为体育课程注入新的活力源泉,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整体的发展。但就当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小学老师在教学体育这门课程上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体育创新;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需要把握住的学习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孩子的整体素质培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老师通过体育教学去不断的开发学生的心智以及增强其生理健康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老师便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地在体育教学上进行探索创新。

一、 小学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法老旧单一,提不起学生注意力与兴趣

时下,大部分小学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没有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只会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得到一定认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枯燥无趣的氛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让原本注意力就难以集中的孩子更加厌倦这种教学模式,最后的教学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 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

很多体育老师在上课期间,往往忽略了学生也是课堂的重要一部分。诚然,老师在课堂上需要不断的教与年纪尚小、身心还不成熟的孩子进行体育知识学习,但是也不能够忽略学生的个人思想表达。这样的情况导致学生在课内无法与老师形成双向互动,也就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及时地传达给老师。这就很大限度地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三) 老师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没有关注学生个性特点

体育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都是带着课本来对学生进行理论式教学,剩下的活动都只让学生参与,而老师自身却没有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导致学生在游戏甚至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缺少了老师的带动与教育,而老师也不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去发现孩子的潜能与个性,这就让所进行的活动没有了实际意义。此外,这样的教育形式还不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无法真正敞开孩子的心扉。

(四) 没有积极引导学生之间的合作思想

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身心方面还很不成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但时下很多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这一方面,没有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培育团隊合作精神。这样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无法懂得分享与欣赏,没有奉献合作的精神,更有甚至会走向自私的一面,所以老师在体育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便是教学上的一大疏忽,这将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心智健康。

二、 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创新

(一) 打破常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老师要对小学体育课程进行创新,就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要不断地研究出新型教学方法,利用现有的课堂条件营造出和谐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厦门某学校的体育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课程《青春期男女生身体特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短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男女生的青春期变化,接着看完短片后老师提问学生“列举出青春期的变化”,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吸引学生的上课注意力。由此看出,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一举多得。

(二) 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两大部分组成,缺一不可。因此在体育教学上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双向互动模式,从而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效果。老师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要学会积极地去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老师要学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以及不断去引导学生来制作相关游戏内容,让学生不断地开发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地拓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课程不只停留在练就强壮体魄上,同时也重视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三) 老师要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来

老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需要亲自带领学生体验活动乐趣,并不断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例如,福州某学校的体育老师在上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体育《单跳双落》时,就首先在课前将学生排好队伍,进行队列整理和报数后进行游戏环节,老师主动地将这个枯燥的训练过程转换为“猴妈妈带小猴过河”的游戏,老师充当猴妈妈的角色,而学生们则扮演小猴的角色。接着老师便带领着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单跳双落”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去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并记录下来以针对教育。最后师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一堂体育课并收获知识。因此这样的游戏环节能消除以往体育课上枯燥乏味的特点,值得老师借鉴。

(四) 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创新中,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从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将会让孩子今后的事业开展更加的顺利。因此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结合团队合作的游戏主题进行开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比赛,在比赛中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此外,团队之间的比拼对拓展学生的探索性思维非常有益。

三、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不仅要形成强壮的体格,还要获得身心及思维上的健康。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意识到学生也是课堂的重要部分。此外老师还要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帮助学生不断地进行思维拓展,培育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让体育创新不再是一纸空话,而让学生真正能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郑洲航.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创新[J].教育:文摘版:00375.

[2]倪志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257.

[3]唐国喜.浅谈关于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76.

[4]彭义果.新课改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213.

作者简介:

徐西林,一级教师,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泉沟镇果庄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指导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合作性探究教学在中学政治课的应用与探索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研工作现状及改善策略探究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