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性探究教学在中学政治课的应用与探索

2016-04-19刘锋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政治课

【摘要】新课改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由于政治课长期以来受灌输式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一直存在着诸多弊端。而政治程新课改的收效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有悖新课改精神的教学倾向。为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政治课教学提供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 政治课 合作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94-02

“新课程改革”从政治课课程内容体系、教材编写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这次变革中,政治课合作性教学探究应运而生。我认为合作性探究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其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其社会技能和强化知识技能。那么,如何做到合作性教学呢?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良好有序的学习氛围。

中国著名教育家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在营造积极氛围的同时如何完成认知学习目标,如何让合作学习更充满活力,彰显新课标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合作性课堂教学就是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设置在知识生长点上,教师的作用是对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适时介入引导与调控。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传统政治课教学以“一根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单向传递知识,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的地位,知识很难内化为学生的技能,即使有参与也只是简单的“问答式”参与,为应付考试单纯的死记硬背,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合作式教学的运用,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即兴组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设置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并使情境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参与性、情感性,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例如,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课程时,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债券、保险的凭证以及实时播放股票市场波动,让他们初步了解不同投资形式的含义和优缺点。

二、加强教师与家长合作,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 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座谈沙龙、发放调查问卷、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与家长,特别是那些长期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和交流。在与家长交流、合作过程中,例如, 班上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 但骄傲任性、看不起人, 很难和同学相处, 别的学生对他意见很大。通过家访, 我们就能得知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也许是他的父母对他太溺爱了,也许是他的父母长期不在家,而是与爷爷、奶奶等隔辈的人生活,导致对孩子的培养造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更是疼爱有加。那么在于家长沟通交流时,就可以直接从根源入手, 告诉家长不能过分地溺爱子女,应经常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今后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同观看家庭教育励志类影片,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家庭状况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语言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让家长学会与子女平等相处, 学会用科学民主的方法教育子女、尊重子女的想法,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 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加强教师与社会资源合作,打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政治课教学其理论的深刻性不在于它如何高深莫测,如何玄奥,而在于它“植根于实践之中,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在于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接触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所学知识的价值与理性思考的意义”。全球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掀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创新革命的高潮,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传统课堂教学手段上有所突破,更要学会运用社会资源,尤其是利用网络资源服务教育教学。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校讯通、微博、校园网站等,为师生更好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可以加大学校图书管的投入力度,健全使用制度,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更多的便利;还可以增加学科教育基地,增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为师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体验平台。通过教师与学生在网上网下的合作、沟通,教师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当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政治课合作性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不是以上建议就能说完,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还需要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合作。总之, 新课改为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研究、实践新课改,并在实践中不断将新改推动向前发展。而我们合作性教学的探究也还将继续前行,相信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我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在广大政治教师的努力与合作下,政治课合作性教学也必将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要求、时代要求的可持续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

[3]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年:第 35 页.

[4]沙福敏.《振奋精神,深化改革,再创辉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2.

作者简介:

刘锋,男 ,汉族,陕西西安人,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二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和研究。

猜你喜欢

新课改背景政治课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
行走在高中政治课的“精教”与“活学”中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