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5-14鲜文军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摘要: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显著。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旨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效率

新课改要求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需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的限制,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生应做到厚积薄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给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学与教的效率比较低

高中阶段的知识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习惯初中的模仿式学习,依赖性较强,在接触高中阶段的知识时会觉得比较吃力,有的学生听得懂却不能独立解题,从而产生畏难情绪,造成学习被动。另外,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为赶进度往往在一个知识点没讲透彻时便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造成学生囫囵吞枣,这也直接导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比较低。

(二) “填鸭式”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

以往,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导致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有些教师即便能够透彻理解教材内容,但教学重点往往放在解题技巧的讲解上,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还有些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特点,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 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现在,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不能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中介。如果说学习过程是一部戏,那么,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教会并促成学生成功地自编自导自演这一部戏。这样,学生才可以保持学习的动力,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二、 高中數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模式,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模式,能够优化数学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现在的学生往往缺乏竞争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自己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还可以在探索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切实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他们只顾埋头读书,做大量的练习题,并不善于思考并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及规律。这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仅限于应付考试,而实际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较差,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能够切实改变这种情况,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提升思维能力,学会主动思考问题。

(三)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之间需要很好地互动,只有学生愿意学习,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考能力,还可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互动。这样课堂教学氛围就会更加融洽,教学效率自然不断提高。

三、 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 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的精髓在于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知识的出发点,严谨地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基础,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作为背景,合理设计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圆与方程”这一课的教学中,以摩天轮为例将教学内容情境化,提出问题: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能成为圆?并引导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一些特定条件写出圆的方程。通过利用生活情境、设计问题进行教学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并学会利用圆的方程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也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则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探究、验证等活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组织好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并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尽可能地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从而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教学中,以学生所掌握的《空间与图形》作为基础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几何体的实物、模型、图片等,让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认识空间几何体,再深入细节认识。在教学中,给学生展示实物、模型、图片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列举一些生活中能看到的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并说出这些建筑物的几何结构特征,从中总结几何图形的规律、特征、性质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

总之,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探究性的学习也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识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前我国教育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还需每一个任课教师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寻求更适合的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韩艳艳.基于导学案的学生分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演绎推理》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2]张慧妮.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鲜文军,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模式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浅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