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

2018-05-14夏金平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训练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逻辑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学思维活动的。它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 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即对待生活中的事物拥有科学且独立思考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用于学习抽象化事物,还在生活中普遍应用,对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活、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单单就逻辑二字来讲,其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以及对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据相关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在小学阶段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人的未来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

二、 强化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指导小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正确逻辑思维,培养小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树立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

在九年制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促进师生之间和谐融洽,使小学生得到全面性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遵循小学生实际的成长规律,还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规律以及实际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将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增进小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理解,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 明确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目标

小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间设置各个阶段的基本教学目标,在确切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抽象化等特征,因而,教师在制度教学目标时,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因为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提升学习效率,这足以显示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明确学习动机,进而促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九九乘法口诀时,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使学生明确乘法口诀的重要性。教师对乘法口诀的由来进行详细讲解,能够增强小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与记忆。

(二) 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依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情况以及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采用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手段,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建立融洽的课堂关系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数学学习成绩,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设计课堂环节时多增加一些合作、交流、互动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好的交流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真实的内心想法。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课上课下的变化,进一步增加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尊重学生内心真实想法。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进师生间互相理解与尊重,有助于维护课堂纪律,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性发展。

(四) 采用创新性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手段,有效的引起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情境教学方法在促进数学教学水平提升的基础之上,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方程式转换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小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方程式,促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及未来的学习以及工作中,逻辑思维能力都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从小学阶段抓起,在教学内容中逐渐渗透相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使学生在思考中养成这一能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 激发良好的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前提。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因素,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1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张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张师傅加工了6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00个零件。这时把5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三、 结束语

总的来讲,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汲取数学知识氛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职欲望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三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35):53-54.

[2]艾上娣.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15):235-235.

[3]余建珍.关注细节,铸就精彩——例谈小学数学“教学细节”的预设与生成[J].新课程(教研版),2013(10):60-61.

作者简介:

夏金平,四川省遂宁市,四川省蓬溪县明月镇小学校。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训练小学数学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