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018-05-14吕超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摘要: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不但要注意自身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做课下的作业。学生只有学会温故知新,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而教师也要注重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多下功夫,将作业内容进行创新,使学生在课后也能有足够的兴趣去参与学习。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教学;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在深刻的贯彻落实新课改革的教育理念。而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上,同时也要让学生更加自主的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工作。所以,教师要在课后作业上多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一、 将设计的作业融入趣味性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下,多数学生的学习不自主,都是在教师的“逼迫”下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其主要原因使因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无兴趣。如果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那么硬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就没有了活性,学生就算记住了知识的内容,也无法去真正的运用它。所以,教师就要在趣味性上下功夫,让课后的作业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一些新颖的有创造力的东西融入课后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对探索知识充满兴趣,这样,就可以减少教师日后的工作量,也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设计有时效性质的课前作业

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时间限制的实践作业,将作业的内容设计的有针对性,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巩固练习,这样也方便教师进行接下来的内容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形状的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积极踊跃地发言,在规定时间内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样子,且都是什么形状,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对接下来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 设计作业时要有层次性,因人而异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毕竟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都有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留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留一些具有引导性趣味性的作业题目,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留一些有探索解谜性质的题目,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了解,以此才能设计出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 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

随着新课改精神的下达,教学内容在本质上发生了改变,但根据教学衍生的课后作业也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不要一味地千篇一律,让学生在做课后作业时,只是一味地抄抄写写,或者背诵公式。要多设立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私下里也要不断的开发大脑,进行对问题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留课后作业的时候,要多留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自身自主探究事物的能力。

五、 设计开放性作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意义的课后作业,像是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户外活动的同时,就可以完成数学作业。教师在进行对数学作业的设计时,不能完全地依靠书本内容去设计,要多注重对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设计出一些有寻找价值的题目。比如,让学生就一个数学知识点,来做充足的准备,让学生在下次上课之前,上台对之前的作业进行讲解,也可以选择课下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也可以培养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六、 将作业进行分类

作业可以分为课前作业、课中的作业和课后的作业,并不一定是让学生在當堂课程结束后,回家去做作业,而是让学生可以在多个时间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提前为下堂课的知识点做课前预习,也可以在当堂课知识点讲完之后留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练习,其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课后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消化一天的知识内容之后,在家里利用较少的时间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要注意,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或者心理生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学生,可以留一些较为基础性的作业。教师将作业进行分类,将作业的内容设计的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同时,也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七、 对学生做的作业进行点评

教师不能一味地留完作业之后只做一些简单的批改就完事了,作业本身就是对学生当天的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让教师可以对自身教学成果进行一个总结和归纳。所以,在下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多做作业点评的相关工作,将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的情况传达给学生们,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要多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多给予鼓励。要摒弃那些只留作业而不批改作业的陋习。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是完善教师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批改的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若部分学生仍然无法将问题解决,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作业辅导,直到学生学会如何处理问题。这样,当学生知道如何解题后,也会对知识了解得更加透彻,达到教师进行作业批改的目的。

八、 结论

随着中国的不断地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地追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和对政策进行不断地改革。当下,教师不但要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还要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进而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让学生可以真正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水平学习水平,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生同.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3):195-196.

[2]占雪峰.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79.

[3]白永玲.优化作业设计放飞学生潜能——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2.

[4]陈桦.优化作业设计,提升数学素养——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作者简介:

吕超,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桂花乡柿花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