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探讨

2018-05-14李秋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都要大胆突破,既能够高效地驾驭教材,又能够巧妙的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首先明确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学原则。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 更新教学对创新性认识

提到创新性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如发明制作、科研创造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另类、离奇,便是创新性,而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在数学教学中,既不能受“定势思维”的束缚,也不能操之过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性。还有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从而确定是否创新性。

二、 和谐的教师生关系,为创新性思维能力营造了人文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好的想法,从而在集体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又该如何做呢?

三、 营造创新性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性意识

(一) 成功的秘诀在于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成功的先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 妙趣横生的一“问”击起千层浪

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巧妙设疑、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四、 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的主途径

(一)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性精神

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课题是一节课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了解编者的思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死背教案,教给学生固定的答案,这种教学无形中阻碍了常务思维的发展。教师要适时提出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引导其质疑,得到不同答案,从而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其积极思维能力。

(二) 提升小组讨论,培养争吵意识

在学术问题上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争鸣,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听,被动答的局面,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帮助、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就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求新的能力。

五、 允许学生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方式,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附众议,而是常常违反惯例,提出自己的见解。而创造性思维正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

六、 激励学生动手探索,勇于实践,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但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新课程要求我们数学的教学也应该树立大数学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数学,去发现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七、 总结语

总的来讲,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不仅是科学语言,而且也将是商业、贸易的合适语言。因此,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之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信息数字化时代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和精髓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创造。因此,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翔.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03).

[2]王琼,秦忠翼.论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11(06).

[3]赵思林.试论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非认知策略[J].教育探索,2010(04).

[4]潘发明.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J].当代教研論丛,2014(03).

作者简介:

李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