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2018-05-14胡建全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从小学时期开始培养。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文本的过程上是三者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老师在给学生讲文本的时候,实际上是老师在给学生宣传自己阅读文本之后的心得,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在阅读了文本的时候,又是学生和文本在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那么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有什么特点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的难度更大,因为学生在之前对于阅读教学接触较少,但是教学任务是更加繁重,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都要接触到阅读,因此小学阶段阅读基础的好坏会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除此之外,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跟语文学科有关,而且是跟其他学科有关,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对于一些相关的定律和一些文字资料,都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地学习这些学科。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研究发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预测策略,预测策略的灵感来源于小学低年级的绘本教学,就是老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根据绘本上的题目和图片,猜测一下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结果,为了验证自己猜得是否正确,学生就会比较认真地去阅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也就是预测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始阅读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文章的标题,猜测一下它可能会讲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测结果去阅读文本,看自己猜得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这就是他们广泛阅读,积累知识拓宽视野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书,以更好地增加自己的见解。比如说,对于冒险类的书籍,可以推荐《鲁冰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童话故事类可以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的书籍,如《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等,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些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领悟到了这篇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那么阅读教学的目的才真正达到了。在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文章。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但是它又对这些人物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创造,因此理解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比如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幸福是什么》,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觉得幸福的经历,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回家看到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的幸福和“帮助父母做了一件事情”时获得的幸福,哪一种更加让人记忆深刻。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从劳动中获得幸福”更加让人记忆犹新。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学生会发现,不劳而获的幸福,只是短暂的,但是如果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幸福,才是更加真实,更加令人记忆深刻的。而这篇文章也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更大的幸福。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篇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能力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的,需要有大量阅读的积累,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可以给学生规定每天要有4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把它布置成固定的家庭作业,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做好批注,让家长做好监督,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

三、 结语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汤锦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6):54.

[2]蒙汉德.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7(12):135.

[3]郑丽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浅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8):90.

[4]曾燕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266-267.

作者简介:

胡建全,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渠县报恩乡第二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