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练习的有效策略

2018-05-14何菊芹陈燕梅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练习生态课堂综合素质

何菊芹 陈燕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当代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不再追求传统教学的理论授课,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格外重视。所以,将数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练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可见必须注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练习;有效性;综合素质

练习的有效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优举措。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意练习的选择和使用,所设计的很多练习是单纯的模仿操作,练习的组织比较随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练习的有效性?对小学数学的生态课堂练习而言,教有教的策略,学有学的方法,二者融智慧于一身。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也曾提出,“教”“学”和“练”是有机统一体,教中有学,学中有练,学和练离不开教。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进行探讨,提出有关的见解和策略。

一、 旧知导入练习的策略

“导入”顾名思义,是把从学生课前状态引导进入上课状态。导入环节历来备受重视,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讲更是如此,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旧知练习导入。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第九册小数除法中的除数是小数,学生要想上好这堂课,就必须掌握好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就必须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就必须接受小数除法的转换思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换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作铺垫的话,新知的学习将无从谈起。鉴于此,设计旧知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旧知练习是为探究新知服务的,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切记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设计旧知练习时不宜繁琐,要去粗取精,贵在典型,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要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最后,生态课堂练习的设计要精巧,要紧扣新旧知识点的异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在思维方式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思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直观性不强的数学往往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呢?《数学課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显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升和毫升》这一单元练习课上,提前准备10毫升眼药水、50毫升钢笔墨水、两瓶500毫升饮料。在课的开始,请三名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到的关于“升和毫升”的知识,对这三种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见到的物品进行简单描述。第一位学生:眼药水的容量是10毫升,放在手里感觉很小很轻,包装上写的是“10mL”,用字母缩写表示“毫升”。第二位学生的描述:墨水的容量是50毫升,用一只手长时间举着有点累。第三位学生的介绍:一瓶饮料的容量是500毫升,我一只手托不起来,需要用手握着。两瓶饮料加起来是1000毫升,也就是1升。结合三种常见物品,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在实物交流情境中发现“升和毫升”和生活紧密相关,产生掌握好这个知识的信心和兴趣。

三、 新知反馈练习的策略

“新知”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以传授、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为主要任务,包括学习新的概念、原理、观点、规律和方法等。新知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新授课的内容能否被学生所接受。

反馈练习的难易程度要适度把握,分寸得当,过易,真相会遮掩瑕疵,使人盲目乐观;过难,检测失真不客观,使人消极失落,这两种情绪对课堂教学都是非常有害的。

四、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策略

在设计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中,先出示“四年级有168人,平均分成4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这样的基础题,巩固例题。再出示: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把900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这道练习题提高了难度,只给出条件,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自己提问、自己解答,把“连除的实际问题”和“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两道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规律。

五、 综合实践练习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综合实践练习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为前提,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探索和认识世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比如,通过社会调查统计,收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让学生广泛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作用;通过实践操作、亲身经历,让学生获得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实现新课改预定教学目标,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相关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不断完善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小学生数学生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作为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练习的设计和组织上敢于创新,并大力拓展练习,和学生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从而提高生态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柳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4(03).

[2]廖创英.小学数学练习课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与教学,2010.

作者简介:

何菊芹,陈燕梅,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永昌小学。

猜你喜欢

练习生态课堂综合素质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