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唯一运—9女机长: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2018-05-14胡晓宇刘书
胡晓宇 刘书
陈金兰所经历过的困难和考验不计其数。“远程奔袭、空运、空投……演习持续了三天两夜。任务间隙,实在累了,陈金兰就在机舱里铺个垫子打个盹,她坦言:“这就是真作战!真打仗!”
“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初春清晨,暖日晴风氤氲着巴蜀大地。“轰隆隆隆……”振聋发聩的轰鸣声中,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一架运-9运输机高昂机头、舒展双翼,威风凛凛刺向天际。空军运-9运输机部队的唯一女机长、特级飞行员陈金兰,稳稳坐在主驾驶位置操控飞机穿云破雾,她的窈窕身形与素有“中国大力神”之称的运-9运输机形成强烈反差。
“离地三尺,不分男女!”刘晓连、岳喜翠、程晓健、刘文力等优秀的女飞前辈用行动给陈金兰她们传承着这样的战斗精神。从1997年招飞入伍,到最终成为全军列装运-9运输机唯一女机长,陈金兰经历过的困难和考验,从来都没有间断过。2014年6月,陈金兰接到命令,让她从运-7女机长改飞国产新型运输机运-9。
当时,在同一批的改装学员当中,除了陈金兰,其他所有的都是运-8飞行员,也都是男飞行员。运-8和运-9许多系统相似,从未飞过运-8的她面临着更大跨越。
运-9运输机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战术运输机,主要担负空运、空投、空降和救护等任务,最大航程达5600多公里,最多可空降96名全副武装的伞兵。因运-9与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相当或者接近,被网友称为“中国大力神”。
以往,中国军队对距离大陆较远的海上岛屿进行物资补给,基本上都是通过各型运输舰艇来完成。但是,一旦在战时,航速较慢的运输舰艇不仅补给耗时长,而且容易遭到敌方潜艇以及小型水面舰艇的攻击,生存力差。利用中型甚至大型运输机为岛屿进行快速空投物资补给,就成了中国军队面临的新课题。这无论是对运-9运输机还是像陈金兰这样的飞行员,都需要接受更多的考验。
最为艰难的一次飞行
陈金兰驾驶运-9运输机飞过大漠戈壁,也上过雪域高原,每年驾驶运-9运输机的飞行训练时间,都远远超过了规定时间。2015年,陈金兰迎来了她最为艰难的一次飞行:突发的实兵拉动,驾驶运-9执行某演习任务。
常规训练都会事先告知飞行组要到哪里去,机组可以据此事先了解目的地机场的海拔高度、跑道的长短以及天气情况并做相应准备,但那次出航,机组事先对要飞往的目的地一无所知。
在飞行中,机组突遇雷暴天气。不仅仅是雷雨和闪电,当天的云层之厚,也是陈金兰他们前所未遇。陈金兰他们驾驶的运-9钻进了一片厚厚的云层,按业内的话说就是“入云”,云中飞行会有难以预料的颠簸和雷电干扰,这对机组来说极其危险。
除了云层厚之外,这片雷雨区的面积还格外的大,陈金兰他们曾经驾机往东方飞行了380公里,试图飞出雷雨区,但没有成功。作为三机编队飞行的长机机长,陈金兰除了要飞好自己的飞机之外,还要保持编队队形距离,带好后面的两架飞机。
“结冰!结冰!”语音告警倏然响起,红色信号牌急促闪烁,机组迅即向地面指挥员请示上升高度或改变航向。“所有飞机都已调开,你们可根据雷达显示情况绕飞。”然而,命令下达那一刻,雷达显示屏上一片预示危险天气的红色,几乎没有可绕飞的航路。机组人员立即打开除冰相关设备,严格保持安全高度和速度,小心翼翼的爬升,勇敢的冲出结冰区域……
“远程奔袭、空运、空投……演习持续了三天两夜。任务间隙,实在累了,陈金兰就在机舱里铺个垫子打个盹,她坦言:“这就是真作战!真打仗!”
“很多男飞行员没有做到的事,陈金兰做到了”
“我们不是花瓶,我们是战斗力!”由于运-8飞机操作起来比较沉重,并不适合女飞行员驾驶,而运-9机型有助力,操作起来相对轻松,但与运-7相比,对驾驶员力量的要求还是高出不少。因此,除了掌握新型飞机的原理和结构之外,飞行员腿部和上肢的力量是必须要达到的硬指标。耳畔回荡着女飞前辈的叮咛,身材娇小的陈金兰加强日常力量锻练,模拟飞行时用脚蹬住男飞行员的脚体会蹬舵力量,飞行中边纠正偏差边总结操控力度。一年后,她顺利完成改装,经历数月严苛训练,又通过了机长考核。“很多男飞行员没有做到的事,陈金兰做到了!”战友们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然而刚开始,陈金兰对运-9运输机的操控远没有现在这么自如。第一次作为机长接受考核,当飞行员后一直表现优秀的她甚至没有通过。
检查员说:“你不是拐棍机长,在飞行上不分男女,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检查员的话深深刺激到了陈金兰,这次考试失败后,陈金兰投入到了连续三个月的疯狂训练中,除了加强力量练习之外,陈金兰尤其进行了针对性的飞机跑道纠偏练习:故意在飞机即将降落前把飞机偏出跑道,然后再修正回来。
2016年酷夏某日,通过机长考核不久的陈金兰正率机组进行夜航训练,天气突变。座舱外雷声滚滚,刺眼的闪电划破夜空,大侧风刮得数十吨重的飞机“嘩哗”作响。“相信仪表,相信机组成员的配合。”陈金兰沉着冷静,握紧驾驶杆保持飞机状态,有条不紊明确机组分工。
夜空中,副驾驶谭磊、机械师艾伟、领航员贺利军各司其职,机组相互配合,摸索着穿云下降,300米,200米,100米……就在飞机下降到高度60米时,仅相距1公里的跑道呈现眼前。陈金兰驾飞机对准跑道,稳稳降落,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特情不会因为我是女机长就照顾我,越飞越觉得能力提升的空间越大。”陈金兰胸怀忧患,进行模拟机针对性训练时设置高原机场起降发动机停车等疑难特情研飞极限数据,每次飞行训练都琢磨怎样空投空运更有利于实战。
振翅翱翔中,她和战友们创造了运-9实战训练史上一个个“首次”。去年她多次远程执行任务,飞行700余小时,而运输机飞行员一般年度飞行时间也就300余小时。入伍21载,安全飞行4500余小时,能飞5种机型,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空军飞行员银质奖章,出色完成重大任务数十项。
今年元旦前夕,陈金兰和战友实施运-9首次执行长航时、远距离远海机动训练。披着薄雾,数架飞机跃上云端,向着美丽的南海某岛礁进发,陈金兰驾驭的飞机也在其中。陌生战场环境,全程考验着飞行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穿云破雾数小时,当碧海蓝天间的美丽岛礁迎入眼帘,她热血沸腾:“这是我们誓死捍卫的国土,中国空军女飞行员来了!”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全国妇联授予这名不惧艰险砺铁翼的新时代新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