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学改革研究

2018-05-14鲁曼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匠校园文化院校

鲁曼

工匠精神是中国自古使然的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得到充分的体现,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我们国家就没有,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背景下引发社会高度重视的一种职业精神。它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为“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工作还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专业教学不够融入,职业精神不够完整,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大部分以敷衍为主,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到位等,所以本文立足于这些问题,提出在思政教育、专业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及职业精神等方面解决问题,真正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来说也是一样。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思政教育不够重视、专业教学不够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所以改革工匠精神培养教学尤为重要。

1 工匠精神的概述

工匠是指熟练掌握某一领域技术的手艺人,工匠精神就是凝结职业之上反映的职业品格。古人认为,工匠精神讲究巧夺天工的创新精神,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大力发扬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更是被赋予重任。教育是以培养人为核心,不是简简单单指教会人知识,还包括培养人的品格、素质、如何做人及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所以在教育中,工匠精神也被迫切的需要着,在高职教育中培养的人是直接走向社会的人,走向各个岗位的人,所以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工匠精神的提出也对高职院校的教职工的教育工作全面的改革,这也就要求高职教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素养及道德人文。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受到爱戴和尊敬,让精益求精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准则,让工匠精神能够为全民所接受。工匠精神上升到社会层面,能有效地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的竞争,有效地推进可持续发展。

2 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在高校教育中,学校把主要的工作放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上,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力度上不够达标,轻视思想政治的教育,导致培养的学生专业才能高,但思想觉悟低,而且大部分在业的学生责任心缺乏,喜欢不断的跳槽,追求轻松高收益的工作。此外,在高校教育中,学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专业课的时数设置较多,思想政治教育课多为公共课程,所以对学生的上课要求降低,并且也无法知道学生的认真程度,所以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2.2工匠精神不能完全融入专业教学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企无缝对接,学生在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实践,接受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文化熏陶和職业精神。但目前就中国的高职教育来说,高职院校并没有很好地和企业或事业单位结合,学校教育中的很多教学内容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不相符,这也就造成企业在招聘时会有经验这一要求,所以造成应届生就业难,就业率不高,或者说就业意愿不相符。一些高校虽然实行了校企合作,但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不能很好的把专业教学和工匠精神进行结合,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3校园文化建设中工匠精神培育没有着手

校园文化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学生的生活环境、精神文化建设、交流沟通文化、师生关系培养等方面,所以说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没有着手,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接收不到工匠精神的熏陶,这也造成了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缺乏。

3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教学改革的措施

3.1强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培养一位具有工匠精神、专业技能娴熟的高材生是当今高职教育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在我认为当今高校教育中应该首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能够充分适应毕业后的工作点的企业文化,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才,这样才能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位,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能适应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3.2工匠精神和专业教学相融合

在日常高职教育、日常的课程教育中,专业教学应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把工匠精神融合于平时的课堂也能加强教师的工匠精神,也能让学生受到榜样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进步。这也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表率,是一位合格的工匠,拥有高素质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够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如何在日后的工作中成为一个有职业精神的专家,其次要求学生能够严于律己,能够遵守在岗的各项职业标准,能够把自己的专业既能发挥到极致,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3.3着手抓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匠精神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融合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才能成为企业的合格小能手,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中安排的工作,并且做到认真负责,做到工作的完美。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是必然需要改革的,也必须从各个方面找原因,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工匠,所谓的合格的工匠又指那些道德高尚、有职业操守、职业精神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加快社会的发展步伐,更好的提高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益。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工匠校园文化院校
90后大工匠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光影视界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