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2018-05-14王中元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者队伍

王中元

高校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能之一。近年,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发生转变,如何积极应对,适应当下培养人才环境以及促进学生管理方法创新至关重要。

就目前的大学生而言,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接收新事物较快,逆反心理也较强,推崇自由和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缺少集体意识,班集体不能形成合力,不能形成清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过且过、随大流的现象普遍。就现在辅导员队伍而言,新鲜血液较少,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

1 高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观念落后

高校学生管理还存在像管理高中生甚至是小学生一样的方式,以批评、处分的严厉方式进行高校学生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比较严厉、量化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现在的大学生身上,我们会发现,利用以往的管教方式,学生反而会出现逆反心理,并不服从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学生管理工作难的困境。很多教师把自己定位在学生的管理者位置上,以较高的姿态、命令的口吻管理学生,忽略了从自身素质的提高,认为只要学生听话、服从管理,他们的学生管理任务就是相当成功的。这种管理方式忽略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

1.2 管理制度落后

学校环境时时在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会发生转变,然而我们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却没有随时代变化而改进,还是相对落后。虽然规章制度上已经做了一些改变,但显然这些改变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其制度的制定并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单项制定,学生以及社会人员参与率低,因此在制度的实行过程中会出现师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管理队伍落后

目前的高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一方面,大部分管理人员专业跨度较大,并不是管理专业,很多管理人员只是兼职学生管理,大部分工作精力还都集中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生活不是太关心,只注重班级学生的成绩以及和自身利益有关的事务。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对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还不够不重视,管理队伍的待遇普遍较低,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队伍人员激励体制,由于教学考核制度的原因,有的的管理人员把重心放在科研教学上,特别是近几年,学校为了引进人才,对原先的教师队伍的福利产生影响,职工的待遇降低,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较严重。

1.4 师生缺少沟通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模块,师生交流时间大多是在课堂上,课下交流时间非常少,这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了解少,信息不对称,学生抱怨老师,老师的教学效果差。在学校课外活动中,师生活动大部分分开来,交流机会少,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机会自然少之又少。学生惧怕老师的威严,不愿、不敢与老师倾诉衷肠,老师也很难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师生分别在两条近似平行线上,交流较少,将会渐行渐远,甚至在考试试卷中出现选出任课教师的可笑之事。

2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刚柔并进,相辅相成

调查显示,有65.2%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扮演更多的是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辅导员采用的管理方式还是以说教为主的刚性管理,管理思想僵硬,这导致大学生和老师之间存在距离感和隔阂感,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时,应将刚性规章制度和柔性人性管理合二为一,相互促进。在进行刚性管理时,应适当引入柔性管理,依据学校与个体学生具体情况,因事制宜、因时制宜,例如可以将社会价值观、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校训校史揉合到管理规章制度中,使得管理制度具有约束性的同时兼具人性化。注重赏识教育,摒弃对大学生的定性判断,学会挖掘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以包容的心态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更加自信的展示自己,从而不断的的积极进取、提升自己。柔性管理还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时的技巧,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该把自己摆放到学生朋友的身份平等尊重学生,杜绝讽刺、挖苦方式伤及学生自尊心,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2.2 利用大数据建设数字化管理

在进行大数据管理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大数据的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海量性、实时性以及多样性的优势,而不是仅仅生成一串串数字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学生管理。数字化管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措施:一是构建大数据体系,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专门信息化管理部门,引入大数据分析专家加入体系设计,提高数据化管理的专业性,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为大数据下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来源。二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学校应积极构建学生信息共享平台,尽可能覆盖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部门应该形成合力,积极为大数据系统提供形式多样、全面的数据和信息,从而为学校的学生管理提供支撑。三是优化大数据下数字化管理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管理者的整体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发展空间,引入高质量人才,强化充实队伍。

2.3 充分利用新媒体功能进行高校学生管理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更加依赖新媒体来关注社会热点和政策,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这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发表自己看法、态度和情绪,很可能发生舆论危机。所以,我认为,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第二课堂”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与思想状况。开辟师生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校园动态,把国家以及学校政策用图解释文字的形式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上,优化平台各个模块功能,尽量做到一站式服务,使学生生活与学习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反映。充分利用好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发展和优化班干部队伍,出现情况立即上报。对于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咨询和问题,要及时线上或者线下进行解答和辅导,提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2.4 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性

一是要加强学生管理者的自身思想建设,特别是以辅导员为主力军的学生管理者,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积极关注学生动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进行在学生管理时要践行“耐心、用心、细心”的“三心”管理理念,耐心是指在进行学生事务管理中学会倾听对方的诉求,耐心为学生进行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用心是指集中注意力为学生做好每一件事,例如用心记住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姓名、兴趣、家庭情况等,在进行比赛、运动会等集体活动时,尽量的参与到活动全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老师,瞬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愿意将心事分享给老师,增加彼此的了解。细心是指在处理学生事务过程中要心细,抓住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二是学校应当为思想管理者提供进修平台,将辅导员纳入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内,优化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工作环境,引进管理队伍新鲜血液,提升待遇激励他们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

3 结束语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需積极探索管理的多样性,转变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刚柔兼济,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与新媒体的优势,紧跟时代,开发专业学生管理系统,拓宽师生交流渠道与平台,积极解决学生诉求,弘扬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人为本,积极引导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身体力行做个好榜样,成为在思想上的引路人,学生生活上的引导者,理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者队伍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窗口和镜子
大雁的飞行队伍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还剩多少人?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