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水观与禁忌

2018-05-14刘华成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堂屋吊脚楼土家

刘华成

作为一种特色民居,土家族吊脚楼在建筑和营造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文化禁忌与民间工艺,这是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重要文化特色。

中国的风水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风水观念源于对居住环境的选择。《诗经·大雅·公劉》就曾提到周人的先祖公刘考察环境地势,择地而居之事,“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到了汉代以后,风水文化才逐渐形成体系。而风水文化从一开始就与建筑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建筑择址和形制方面。通过考察当地的气候变化、日照风向、生态环境、地形地貌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确定建筑的选址和形制是建筑风水的主要成因之一。虽然后来风水学说多了很多封建迷信的内容,但其本质上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与适应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展开讨论。

1 石柱县与土家吊脚楼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长江南岸,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潮湿,雾多湿重。在地形上位于渝东褶皱地带,属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县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多由多级夷平面与侵蚀沟谷组合,群山连绵,峰坝交错,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地表形态以中、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这样的地形和气候为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风水观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环境。川渝一代的建筑风水观主要以山形为主,兼顾方位,主要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江西人带过来的。本地民谚道“房造弯,坟造尖”,意思就是阳宅房屋应当选在山弯避风之处建造,而阴宅坟墓则应当选在较高的山岗避湿之处建造。可见风水观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影响巨大。

2 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水观

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水可以从吊脚楼形成的场镇风水,普通的聚落风水和具体吊脚楼的修建风水三方面来看

场镇风水可以以石柱县西沱镇为例。西沱镇古时为巴州之西界,又因为地处长江南岸回水沱之处而得名。整个场镇的主街道为一条宽约5米的青石铺就的阶梯,自长江边沿着山脊蜿蜒而上直达山顶,街道两侧就是吊脚楼。整条街长约5华里,共有113个梯段,1124级台阶,落差高达160余米。此街当地人俗称“坡坡街”,又名“云梯街”。其形制也与风水有关。在风水思想的影响下,这条云梯街被赋予了“蛟龙戏水”的内涵:在临江的镇头修建了禹王宫作为“龙头”,左右两侧各修建一座石拱桥则宛如一对“龙眼”,街的两侧种植高大的黄桷树,形似“龙爪”,而街道两侧吊脚楼楼顶上的青瓦又有如一片片龙鳞。尤其是入夜以后场镇上万家灯火,当地人还在龙眼桥上高挂一对大红灯笼作为航标灯,整个场镇真如一条身披金光闪闪的铠甲,眼放精光的巨龙下山而来,蔚为壮观。其形制与《阳宅集成》说的“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不谋而合。可以说是场镇依风水而建的典型代表。

普通的土家聚居的聚落风水则与由较为封闭、自给自足的土家传统农业生活紧密相关。在石柱乃至整个武陵山土家族地区,大部分聚落都处于较为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环境中。被围合的山间河谷平原,流动的河水、丰富的山林资源,既可以保证采薪取水等需要,又为土家人提供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居住环境。在这样的格局,许多传统风水观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如传统风水观认为选址应当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背山可以屏挡冬日里北方过来的寒流;面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坐北朝南则可以迎接夏季南来凉风,同时争取到良好日照条件,缓解山地湿润气候带来的潮湿。传统风水认为应当广植植物,如《阳宅十书》就有“人不居草木不生处”,《相宅全者》则写到“居地当草木郁茂、苍松翠竹、森林绕室”,特别是《阳宅会心集》还辟专章论述了《种树说》,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果林或经济林还可取得经济效益和部分的燃料能源。这样的“养人”之地并非人为,而是土家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朴素居住观所成的和谐画面。以马武镇香溪村磺广岭某聚落为例。马武镇香溪村磺广岭某聚落因地处七曜山脉,气候属山地型,较为寒冷。由于海拔相对较高,温度较低。山寨聚落的布局沿等高线一字排开。朝向除主要考虑方位日照外,多面朝山谷远处,既做到了风水上的背靠高山,面朝开阔,又可以在出挑的厢房“千子”上远眺,形成易守难攻,前方开敞之势,可以看做是风水与实用相结合的典型。

具体到吊脚楼的修建风水来说,土家族民居在选址时最看重的是房屋的朝向,即堂屋大门所对的方向。但由于山地地形限制,不是所有的房屋在选址时都能取得合理的朝向,于是为了顺应风水,居民们甚至会在前面加一个“朝门”(即院坝前的入户大门)来“纠正”朝向,用加建的“朝门”对准好方向。改土归流以后,即使堂屋设大门,毫无疑问,也必定是对称的两扇木门,因为风水有“门正对称为佳”否则即为“歪门邪道”一说。同时,在房屋择基时,还要请风水先生架罗盘看山势的龙脉走向和地理气势,定吉凶,甚至要根据当年甲子、主人生辰八字推论新房地基、坐向。若与此不合,则延至次年,或寻他处。除了选朝向外,修建吊脚楼时,对于上房梁这道程序也十分看重,必须择黄道吉日上梁。是日,亲友带礼品前往祝贺。是夜“陪梁”,吹吹打打。众人将梁树抬至新屋,贴上书有“紫微高照”等字样的大红纸,在唢呐、鞭炮、鼓乐声中徐徐将梁树安放在既定位置,再由

木工师傅从梁树上走过,谓之“踩梁”,唱贺词,主人施以“红包钱”后,木工在梁树上手执斧头作扔出状,向众人道:“前后有不有人?”众人必答:“有”(意即家族子孙兴旺发达)。随即鼓锣齐鸣,爆竹声声,前来贺喜者即进入丰盛的酒筵,开怀畅饮。然后再开始正式上梁,将做好的屋梁放在中堂上,掌墨师与大徒弟手拿斧头、凿子,分别站在屋梁的两头,师徒俩又念念有词。说完在屋梁的一头削去一块木屑。这时,站在扇架上的人抛下吊梁的粗绳子,师傅又说:“玉带软如绵,栋梁手中转,左转三转生贵子,右转三转出状元。”说完,师徒俩分别用绳子缠住梁木的两头,由两人把梁木拉上去抬放到中堂两边扇架的中柱上安好,然后师徒俩从两边攀梯到屋梁边,坐于梁头对主人家祝福,然后将主人事先做好安放于屋脊的米粑(俗称:“泡粑”)抛向下面的众人,传言抢吃此粑可以健康长寿,消灾免难。最后,两位师傅先谢房屋主人,再谢众人,然后翻身下屋梁,边下边吟:“鹞子翻身下屋梁,主东稳如泰山梁,人坐宝地千年有,荣华富贵万年长”“鹞子翻身下屋脊,主东万事都如意,勤劳致富发财路,给你搭的冲天梯。”下毕,房屋主人便开始宴请宾客。整个上梁过程充满了因风水而生的美好的祝愿。

3 土家吊脚楼禁忌

与建筑风水紧密相关的,是土家族在日常使用吊脚楼时的种种禁忌。在清代“改土归流”以后,流官在严禁男女混杂坐“火床”的告示中,对土家族的住宅明确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一、卧室宜分别公媳,分别男女,分别内外;二、男女不得混杂坐卧“火床”;三、内须供奉祖先。而在土家族自己的民俗中,还有着各种禁忌。如堂屋是供奉祖先之所,因此关于堂屋的禁忌就特别多,记有:

禁在堂屋动土,以免损伤祖先灵气;禁在堂屋吹口哨,否则,对祖先不尊;腊月三十,禁在堂屋敲锣打鼓,尤其禁打“包包锣”,此乃办丧之锣;禁对着神龛直睡,此乃死人之状;禁在堂屋倒伏畚箕,此乃埋伏的象征;禁挑粪桶进堂屋,以免沾污祖先;禁将野外死亡的尸体抬进屋祭丧,以免野鬼混家神;禁妇女坐堂屋门槛,免有辱祖先之嫌;禁将野外的死禽死兽拿进堂屋,以避邪气。

还有关于土家族火铺的禁忌,如火铺不能对着门口;铺板要擦行干干净净;在火坑周围落坐,要讲究尊卑顺序,不得乱来;台口一方为下方置高板凳,一般由主人家姑娘、媳妇坐,不能让客人坐这方,否则对客人不礼貌。对于火塘中用于炊煮的三脚架则不准用脚去踩,甚至有时为图过路方便,从火坑的三脚架上跨过也是不允许的等等。

可以看出,这些禁忌寄托了土家族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他们不希望在日常居住的场所发生意外或不祥之事,反映了土家族人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态度。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猜你喜欢

堂屋吊脚楼土家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阿妹回踩了我的脚
山城吊脚楼
守 望
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再生设计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父亲的笑容
坐在堂屋的老人
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