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2018-05-14徐兰花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韩国语韩语跨文化

徐兰花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与国际间的交流愈发深入,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日渐增强。在此背景下,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沟通日渐频繁,韩国语学习兴趣、韩国语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如何实现韩国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成为韩国语教学深化改革过程中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著名语言学家John Lyons(约翰·莱昂斯)曾指出:“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风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因此在韩国语教学中,应注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要素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 在韩国语教学中引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由语言与文化的内涵可知,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其中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与地区在长期发展下形成的文明产物,是国家、民族与地区文化具体体现与反应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有效认知与掌握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传播、传承与弘扬,促进文化在沟通与交流中的有效渗透。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彰显着这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情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语言,一旦缺失文化要素,语言将无法正常应用,而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要素,可有效增强语言学习活力,实现语言之间差异与规律的掌握。因此,在韩国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实现文化要素在语言教学中的有效导入,从而保证语言应用的准确、合理、得体。与此同时,自古以来中国与韩国就是友好和谐的邻邦,中国与韩国之间在政治、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建立合作,形成和谐共赢关系。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韩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韩国语人才短缺成为影响中韩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韩国语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高专业技能应用型韩国语人才的培养成为韩国语教学深化改革关注的重点。因此,改善韩国语教学的文化教育问题,实现文化要素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应用,势在必行。

2 韩国语教学中,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中韩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语言教学中文化教育实施现状两个层面,就韩国语教学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直面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学习需求进行问题处理,实现教学优化。

2.1 韩国语教学中,中韩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

在韩国语教学中,中韩语言文化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词汇差异。中韩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主要是指词汇概念意义上的差异。在韩国语学习中,当无法理解词汇基本意义或理解不准确时,将出现词汇应用错误。例如,汉语中“爱人”一词主要是指“恋爱对象或婚姻对象”,而在韩语语境下,“爱人(??)”则是对“情妇/情夫”的称呼。因此,在与韩国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时,询问对方“??? ??? ??????” (這是你的爱人么?)

或夸赞对方“?? ?? ? ????.”(你的爱人真漂亮)

则会十分失礼。第二,体态语差异。体态语是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体态语的形成与民族历史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存在密切关联性。因此,认知体态语对了解韩国文化,学习韩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例如,在韩国语境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长辈在给晚辈倒酒时,晚辈需双手端杯并转身一饮而尽;而在中国语境下,则不必转身喝酒。

2.2 韩国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在韩国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的实施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韩国语教学中,教材中涉及到的韩国文化知识相对较少,多为语法学习以及视听类教材,文化教育资源有限;教师与学生缺乏跨文化学习意识,对韩国语学习中韩国文化学习重视程度不高,多侧重于“听、说、读、写、译”的练习;学生接触韩国文化的机会相对较少,无法通过切身体验进行文化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对韩国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韩国语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3 实现韩国语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

3.1 注重学生跨文化观念的树立与提升

韩国语的学习并非是阶段性过程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建立在长期学习行为下,进行不断优化与提升。对此,在韩国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使学生认知到文化教育对提升韩国语学习质量,增强韩国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例如,中国与韩国同属于亚洲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对此中国与韩国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并在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远亲不如近邻——? ???? ??? ???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 ?? ? ???? ????”等。与此同时,据了解在韩国语中有近60%的词汇为汉语词汇,在发音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中国与韩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使看似相似的词汇,拥有不同的词义。当学生在韩国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跨文化意识,仅根据发音进行词义的推测与应用时,则容易出现语言应用错误,使语言应用与翻译不准确、不恰当。例如,韩语“先辈(??)”

是对同一领域中,技术水平、地位或年龄等领先于自己的人尊称,或是对同一所学校就业,优先于自己毕业人的尊称;而在中文语境下“先辈”则指与自身具有血缘关系的祖辈或年龄、辈分较长的人,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2 加强对韩国文化与韩国人思维方式的理解

在韩国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加深对韩国历史文化、社会分析、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与韩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相似性具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能够更好掌握语言规律,加深韩国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结合韩国语教学教材内容,将与之相关的文化要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应用,促进韩国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效连接,提升学生韩国语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与饮食、传统节日相关的韩国语语篇知识时,可通过韩国电影、电视剧节选、纪录片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使其在视觉与听觉直观体验中,加深对韩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好的投入到语篇学习中,提升韩国语语篇学习质量。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对比分析法组织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例如,将韩国生活文化中的“温突房”与我国东北地区生活文化中的“炕”进行对比分析;将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在“称呼”、“感谢”、“赞扬”、“关心”、“庆祝”以及“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其渗透到相关语言学习中,促进韩国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探究与对比分析中,加深对韩国文化的理解,在语言应用与表达中,如韩语翻译能够以韩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具体体现。

3.3 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强切身体验性

在韩国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先进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增强教学开放性与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韩国语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探究,明确文化教育在韩国语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并在韩国文化了解中提升自身韩语水平。例如,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韩国文化书籍阅读活动、中韩文化与艺术交流活动、韩国语专题讲座活动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韩国语文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韩语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资源的学校可通过与韩国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开展“3+1”或“2+2”合作项目,让学生与韩国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促进学生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4 结论

总而言之,语言与文化存在密切关联性,在韩国语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应明确认知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性,实现语文教学与文化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与学生学习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进行文化要素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有效引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意识,实现学生韩国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提高学生第二语言学习质量,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韩国语韩语跨文化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韩语惯用语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