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丹东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2018-05-14王晓雁

知识文库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丹东红色旅游革命

王晓雁

红色旅游的内容不仅包含革命历史与可歌可泣的事迹,还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方面可以培育人民特别是未来一代的爱国情感,重新建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促进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红色旅游”一词的出现始于2000年,江西省推出南昌至井冈山和瑞金等地三条红色之旅省内旅游专线,将“红色”与“旅游”两个词巧妙组合在一起,并由此开创了国内旅游的新模式。红色旅游的内容不仅包含革命历史与可歌可泣的事迹,还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

1 红色旅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

200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经济专页发表题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评论文章,提出:“以红色旅游为产业纽带,解放思想,转换观念,把革命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成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年——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将红色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纲要”的颁发和国家发展红色旅游战略的相继出台,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当前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红色旅游也进入空前发展的阶段,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发展红色旅游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方面可以培育人民特别是未来一代的爱国情感,重新建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积极促进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红色旅游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环境下产生的,其特殊性表现在集观光游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专项旅游活动。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积极倡导下,全国各地区的红色旅游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红色客源市场的开发也从以往的单一型趋向复合型。红色旅游以政策和资源为导向,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依托特殊的历史遗迹和文物等旅游資源发展起来的。政治因素和红色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其最显著的特点,具有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 发展红色旅游符合新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

发展红色旅游与新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相一致,为改变以往大量消耗旅游资源的单纯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对扩大内需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

这种新型的旅行方式有别于普通的文化旅游,在于红色旅游所具有的强烈政治色彩会使游客得到心灵的净化。红色旅游融注着其他旅游项目不可比拟的教育意义,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良性结合,这种新型旅游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由单一的政治教育模式向市场经营模式成功转化。

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而更富有时代特征。寓教于乐的特点使红色旅游迎合广大青年受教育群体的心理特征,在缅怀革命前辈的同时达到激励今人和教育后人的目的,因而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又加速了这一新型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革命纪念地和纪念品是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精神和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经济行为,而且是铸造民族精神的政治工程。我国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游客接纳国,旅游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积极宣传推广红色旅游将会提高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民日报文曾经指出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帮助广大公民了解革命历史知识,赋予革命精神新的时代特色,从而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全体国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红色旅游区域多处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进程较为缓慢,因而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相对来说保护得好。充分运用这些自然资源上的原生态特点,便会转化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动力。这些地区更易于发展旅游贸易,而且较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渴望远离城市喧嚣和污染的宁静而健康的生活方式,红色旅游区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消费,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摆脱贫困,从而跟上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

随着红色旅游热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国内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都表现出对我国红色旅游业发展的理性关注。

3 合理定位,确保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是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旅游和休闲游乐等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综合性的经济社会开发工程。彰显红色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融入体现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生态文化等具体内容,实现红、绿、古、俗四点要素的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红色旅游。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形态已由物质需求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进一步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包括保护景观建筑物,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坚决杜绝景点“超负荷”运转,从而有效延长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等等。

对于丹东地区来说,最富有吸引力旅游资源便是以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的红色旅游资源,因此从实际出发,合理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发展红色旅游需依托于当地已有的旅游资源,如遗址遗迹和具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丹东具有丰富厚重的红色旅游资源,在这个被誉为英雄城市的地方,鸭绿江见证了中朝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以及那段彪炳史册的烽火岁月。扩展红色产品,丹东红色旅游要结合地区特点扩展产品链,以有效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如将丹东市内的红色旅游景区与凤城市的大梨树结合,将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之旅、休闲、度假等其他旅游形式的旅游产品相链接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凤城大梨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西南郊10公里处,距丹阜高速公路凤城出口5公里。由休闲农业体验区、养生文化游览区、民族村落观光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四大功能区组成。因此,丹东地区红色旅游可采用“红色搭台,绿色唱戏”的模式,将红色旅游与当地其他特色资源整合,突出本地区的民族历史文化。对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的参观游览使旅游者在了解烈士们英雄事迹的同时,更加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萌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化作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巨大动力。

在分析市场走向与不断创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丹东的地缘优势,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包装与宣传,提升丹东别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将会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为推动丹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为使“红色文化”资源保持永久的魅力,还需做到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在红色旅游中融入绿色生态游和农家游等其他旅游内容,并在旅游交通、食宿、购物和娱乐等方面充分发挥地区特点,合理利用丹东本地及周边旅游景点,设计出富于变化的多层次旅游路线,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力争以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红色旅游全方位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将历史上的革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这是丹东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特色亮点。同时积极推出优质红色旅游产业品牌,打造本地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如体现朝鲜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产业品牌,对这些最能体现丹东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和促销力。丹东地区的烈士陵园、天华山、大鹿岛和鸭绿江断桥等景点可以纳入总体开发规划,通过拍摄旅游专题片等方式介绍丹东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将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成精品牌。将凝聚革命精神的载体与游客需求结合起来,寻找旅游审美的最佳表达形态。结合实际、主题明确、不断创新、方法多样,是开发红色旅游的关键要素。鸭绿江畔发生过的壮烈的战争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也是中朝两国两国人民血浓于水的友谊的有力见证,长期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瞻仰战争遗迹,缅怀历史。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我国参加红色旅游的人员约一亿人次,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约200亿元。此后人数逐年上升,发展态势喜人。2016年,国家旅游局在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将突破15亿人次,其中60%以上为青少年游客。红色旅游进一步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革命老区经济振兴和精准脱贫的重要渠道。

旅游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旅游业己逐步成为我国创造国民收入和外汇的重要新兴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在旅游业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更具有生命力,成为更能吸引旅游者的鲜明特质。余凤龙、陆林在对井冈山红色旅游研究之后提出“加强区域合作;融入地域文化,整合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与扶贫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景区的的吸引力,避免重复化、低俗化的开发利用方式,大力加强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通过加快专项立法制定红色资源保护管理条例。成立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工作的相关工作部门,对旅游市场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诸如宰客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专项治理,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切实全面推行卫生保洁责任制,使景区环境保持整洁美观,才能确保红色旅游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尊重历史与创新相结合,使红色旅游在构筑民族精神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专项:《边境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中韩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8888-8517007)。

(作者單位:辽东学院韩朝学院)

猜你喜欢

丹东红色旅游革命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中国的出行革命
丹东味儿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