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责任教育”课程体系 培养有担当的青少年

2018-05-14文建设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责任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文建设

一、学校“责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背景与思考

1.学校的办学思想与育人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及省市县落实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厚德励志、笃学力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基”为育人目标。

2.责任教育的七个层次

一是以对自己负责为基点,要求学生学会自律和成长,二是以对家庭负责为原点,要求学生学会孝敬和感恩,三是以对他人负责为支点,要求学生学会尊重和帮助,四是以对集体负责为立足点,学会守纪和协作,五是以对社会负责为着眼点,学会担当与报答,六是以对国家负责为核心点,学会忠诚与奉献,七是以对人类负责制高点,学会敬畏和珍爱。

3.学校“责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载体,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综合体现。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一手抓各种类型课程的整合,即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和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一套适合本校实现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

二、“责任”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1.总体思路

提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口号,号召全体师生厚德、励志、笃学、力行,确定了以“责任”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开发目标。

规划构建“厚德类课程”“启智类课程”“健美类课程”“润行类课程”四大类学校课程。

2.建设措施:主要是国家课程高效化、地方课程校本化,特色及选修课程品牌化,主题节日活动(课程)系列化。

3.课程建设

(1)厚德类课程。

(2)启智类课程。

(3)健美类课程。

(4)润行类课程。。

4.“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三、“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构建德育网络,实施三条育人主线

一是构建了以“学校—德育处—年级部—班主任—家长”为主的育人模式;二是构建了以“学校—科研处—年级部—教师”为主的课堂育人模式;三是构建了以“学校—教务处—课程开发部—教师”为主的课程育人模式。

2.建立健全组织

3.明确指导思想

4.课程规划方案

5.组织课程实施

一是要完善《课程纲要》;二是要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三是不断培养教师队伍;四是通过过程性评价来督促课程的实施。

6.完善评价机制

四、“责任”教育课程体系取得的阶段成果

(一)“三维六模块”生态德育课程体现着学校主题德育教育的特色

从培养学生“慎独、仁爱、责任”三个维度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阶段、有计划实施“自我教育、养成教育、集体教育、爱国教育、生命教育、励志教育”六个模块的主题教育。

(二)建设了比较完善的启智类基础型校本课程

(三)阳光艺体素养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晨诵午读暮省”课程的建设传达着“新教育”的理念

(五)“四基地”建設,彰显我校课程特色

着力打造了“阳光健身”“科学技术”“生态艺术”“生命科学”四个实践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开发、建设学校特色课程,达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良好效果。

我校的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需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我们将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一步开发建设校本拓展型课程与探究性课程,打造学校特色课程,并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比较完善的“责任”教育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责任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职学生责任教育中传媒应用实践和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中专学生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则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