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制教育在课堂中有效渗透

2018-05-14陈翠茹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法制观念立德核心

陈翠茹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教师要立德树人。作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学科渗透,加强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一、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想品德逐渐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培养知法、守法的新一代青少年,同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二、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关注。《道德与法治》课程强化“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教育的启蒙,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要充分发挥教学课堂主阵地作用,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及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重要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强硬的灌输方式,“我讲你听、我点你通”的单向交流,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掌握,课堂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左耳进,右耳出,难以保证教育效果。

三、焦聚核心素养,转变教学理念与模式

(一)立德树人,培养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不是通过“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压迫实现的,而是建立在平等沟通和交流基础上来实现的。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个人学”变成“大家学”“老师教”变成“我来教”“教什么”变成“学什么”。定义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上,师生之间,凡论学事,谈笑点拨,如同“学长”。让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大大提升。同时,尽可能实现课程高度整合,让内容呈现模块化。核心素养放进课堂,立德树人落地生根,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激扬学生的生命。

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引导青年学生把理论内化为普遍价值标准和自觉意识,要善于用生活中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关注生活细节,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避免法制教育成为僵硬的灌入和枯燥苍白的教条。只有跟上青年学生生活的新节奏,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才能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二)注重学习的情感体验,提倡体验式教学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坚持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围绕“三雅”教育、逆风飞翔、青春有梦、奋斗有我、爱心传递、炫彩飞扬、运动健体、浸润书香等八大主题进行渗透,通过演讲、故事、歌曲、运动、师恩、亲情、梦想、互动、戏剧、朗诵十大活动落实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积极打造有情感、有趣味、有实效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法律知识的乐趣。比如,讲解《生活需要法律》中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时,可以让学生列举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加以说明,从而拉近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学习《法律保障生活》时,可以让学生情境扮演《法律呵护阳光少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深刻理解“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课堂与现实生活接轨,把“知”与“行”相结合

课堂教学要与现实生活接轨,把“知”与“行”相结合。实现以知指导行,做到“知行合一”,让青少年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如讲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学生表演情境剧《面对歹徒……》,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遭遇抢劫、勒索、拐骗、绑架等侵害,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法制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内, 更不应局限在40 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应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如讲解“国家司法机关”时,可以邀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 组织学生参加检察院开放日、到法院观看模拟法庭等活动, 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 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 用耳朵听法律,用心去感受法律,以活动为载体,使青少年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养成依法办事、 依法维权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预防违法犯罪。

终上所述,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弘扬法制文化、进行法律启蒙、培养法制人才、树立和更新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环节。加强中学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从转变教学理念及模式开始。

猜你喜欢

法制观念立德核心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努力开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分析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