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那扇心灵的窗
2018-05-14刘萌蛟
刘萌蛟
一、家访之初
躬耕于三尺讲台,伏案于办公桌备课、批改作业,每天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似乎成为了我这个年轻班主任的基本写照。然而,在日常教学中,班级里成绩较差的学困生、后进生,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却一直是我的心病,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我也经常思考应对的办法。后来,在上级领导“万名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号召下,在聆听了校内外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老师家访经验交流后,我也坚定了自己家访的决心。在近年的家访中我受益颇多,尤其是进行过家访的后进生有了不小的进步,特作本篇总结。
二、家访的含义及形式
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教师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了解学生家庭学习情况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家庭教育问题,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家访包含多种形式,可以是教师入户走访,也可以是建立家访联系卡、预约家长到校座谈、电话家访、网络沟通等。当然,这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还是教师到学生家中走访。尤其对于班内的后进生走访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家访对后进生转化的作用及其原因的思考
在学校里,后进生常是班主任的一块心病,许多后进生渐渐成为了班级里的灰色地带,课堂上听讲不够专心,课后也不时惹些麻烦。
为此,许多班主任老师也想方设法的帮助他们:建立生与生间的包教组,以生带生、布置梯度作业,缓解课业压力、课下单独辅导,解难答疑……总之在学校里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收效却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关键作用,没有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协作,形成合力。在多次走访了几名后进生家庭后,我惊喜的发现,这些孩子的作业比之前工整了,行为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性格上也变得阳光自信了。这些后进生的面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深入的家访后,许多后进生已经跃居班里的中上游,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改变。
因为,在班级里,后进生往往因为不如意的成绩而缺乏自信,课堂上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不敢与老师主动交流,缺少与老师的互动,因此也缺乏感知教师足够的关爱与鼓励。而家访,能使他们感到被老师关注、重视,明白了自己并不是不受喜爱的孩子,心灵上得到了慰藉,与老师的距离近了,学习的热情也自然会好。老师走到家中,询问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尽力帮助解决家长在教育中的失误与不足,让孩子的学习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并且教之以法,自然也有利于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有序进行,肯定也会促进学生的进步。總之,上门家访,对孩子、家长甚至是教师的自身成长,都大有裨益。
四、家访实例
李新业(化名)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名,三年级了,之前考试数、语、英三科加起来也超不过100分,其他科目也不理想,不仅如此,他的行为习惯也很不好,课堂上爱找同学说闲话,课间爱捉弄他人。学习差,行为差,是一个问题多多的“双差生”。我曾经询问孩子,平时在家都是谁辅导功课,他说没有人,原来他父母都在菜市场卖菜,早出晚归,知识水平也有限,回了家都是年事已高的奶奶管着,但奶奶目不识丁,对小孙子也十分溺爱,只管着他的吃喝,对学习却很少过问,久而久之,他成了家里的“小皇帝”,还把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气带到了学校。
为了改变孩子的不良状况,我多次走访了他家,和他的父母、奶奶都交流了孩子的表现。在向他们介绍孩子在校的表现时,我先肯定了孩子打扫卫生积极卖力,班级荣誉感强的优点,也指出了他在学习、纪律上的不足。家长也反映了平时他在家不能自觉完成作业,爱与家长顶撞的问题。我们仔细寻找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源:一是父母工作太忙,疏于对孩子的关爱与管理。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功课上的监督与辅导不够。三是长期与奶奶生活,缺乏足够的归属感,内心仍是孤独的。四是家庭中奶奶对孩子有些溺爱,家长缺少管教。
找到了这些问题,我和家长就开始商量对策,首先是建立一个家校沟通的日常化平台,让孩子准备一个“家校表现本”,放学时让老师填写上“在校表现”,回家父母看后签字,然后父母写一个“家中表现”,第二天找老师看后签字,这样家校沟通的渠道就变得方便快捷,信息反馈及时。之后我也给他父母提出了一些建议: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写作业、读书,培养孩子到家后先写作业的好习惯。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做了错事就要批评惩罚。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好。“家校表现本”上的记录也都是表扬。趁热打铁,我在课堂上也多次提问李新业,他的回答并不好我也会尽量鼓励他,培养他认真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李新业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各科分数都能接近及格。学生们也很少给他告状,都反映李新业比原来好多了。后来的家访中,孩子奶奶也夸李新业比原来懂事了。一个“双差生”终于慢慢化茧成蝶,向着一个优秀生迈进。
五、家访策略
结合家访的实例,总结三点基本的家访策略。
(一)家访前要有必要的准备和目的
在家访前,最好先和孩子在学校里谈一谈,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之后总结好孩子在校的表现,提前想好都要说哪些大的问题,这样去家访才会有的放矢。
(二)欲抑先扬
到了孩子家中,首先要肯定孩子的优点,即使是后进生,也会有他的闪光点。在表扬孩子的过程中,可以消除孩子的畏惧感,同时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明确家访不是去家里给孩子告状。之后再适时地点到孩子存在的问题上,与家长深入沟通。
(三)做好家访记录
总结家访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日后的家访总结经验,这样也能提高教师的家访能力,帮助自身成长。
六、总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我们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遇到了困惑,不知如何下手时,不妨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家访,走进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慢慢理出思路头绪。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祖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