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垃圾焚烧炉性能试验的研究
2018-05-14李玉鹏
摘 要: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的性能试验在72+24小时后稳定燃烧72小时后开始,主要考核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100%工况下锅炉稳定运行参数及锅炉效率,分析和总结垃圾焚烧炉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研究垃圾焚烧炉性能试验方法及步骤。
关键词:垃圾焚烧炉;性能试验
1 概况
1.1 设备简介
广州市第七资源热力电厂项目建设规模为2×500t/d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2×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广州市第七资源热力电厂项目日处理从化市生活垃圾1000吨,采用连续运行方式,焚烧炉每年运行小时不低于8000h,每年处理垃圾33.34万吨。焚烧锅炉采用广州广重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垃圾焚烧炉及中压、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
1.2 额定工况下锅炉的额定参数
2 实验目的
广州市第七资源热力电厂已经移交生产,为了测定锅炉的能效检验和考核机组的各项经濟技术指标是否达到合同和设计有关保证值,衡量额定工况下锅炉各个系统的适应性和安全性,给以后的额定运行工况下调整和操作提供数据,提高机组高负荷运行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本次试验。
3 实验测量方法
3.1 锅炉达到稳定额定实验工况需要的条件
●锅炉连续正常稳定运行3d以上
●单次读数的范围如下: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400℃+5-10℃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4Mpa±4%
过热蒸汽出口流量43.5t/h±5%
读数30min内在此范围内可进行实验
●实验开始结束隔绝一切排污操作
●单次实验时间为2个小时
●各主要测点取样实验为5min读数一次
3.2 入炉垃圾采集及其成分析
实验期间对垃圾进池的垃圾进行均匀抓取混合,从中取样。取样的数量、热值及成分分析由甲方委托单位负责进行。实验期间垃圾热值满足额定工况下垃圾热值的保证值。
3.3 垃圾入炉量
实验期间记录平均每小时垃圾吊加到垃圾进料斗的垃圾总量,记录实验当天12个小时的每小时垃圾吊加到垃圾进料斗的垃圾量,求其平均数得出实验期间每小时垃圾处理量。
3.4 环境参数的测量
一次风机入口处环境温度,大气压力,大气湿度测量位置。
3.5 排烟氧量、排烟温度、飞灰取样、炉渣取样
首先确定采样点位置从化垃圾电厂确定的烟气成分分析点位于省煤器后脱酸塔前的平行烟道,矩形烟道才用网格法平均开孔3个,每个孔分三个长、中、短取样头,每个孔的引出管连接混凝桶,应该初步过滤及冷凝经过压缩泵导入德图350烟气分析仪进行烟气分析,同时读取采样孔预放的热电偶排烟温度的数据。
确定取飞灰的位置,第一个点是省煤器下端沉降灰,第二个点位于省煤器后脱酸塔前的平行烟道才用武汉天恒烟尘仪进行采收,按比例混合均匀后由甲方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化验。
炉渣经业主方确定取炉渣池中的炉渣,选取炉渣经过均匀混合,有甲方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化验。
3.6 计算方法及其他点采用
额定工况下主要采用反平衡的方法进行锅炉效率计算,正平衡进行参考。经与业主协商,其他实验采用的数据均为校准后准确可靠DCS数据,实验过程中采用高精度设备测量实验数据与DCS数据对比,考察DCS数据的准确性,如准确方可继续实验。
3.7 实验数据及计算
●试验数据
3.8 实验分析
1号锅炉在正式试验期间1小时内主蒸汽平均流量为43.74t/h,1号锅炉在试验期间每小时的垃圾焚烧量可达到21.4吨,日焚烧量为523.2吨,反平衡法计算锅炉效率为81.04%、正平衡法计算锅炉效率81.50%,锅炉正平衡与反平衡热效率平均效率为81.27%,达到锅炉保证值81%。
1号炉在额定工况能效试验中,汽水品质合格,锅炉排放合格,各辅机出力有余量。
参考文献:
[1]广州广重股份有限公司锅炉说明书.
[2]广州广重股份有限公司性能试验大纲.
[3]GBT10184-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4]GBT 10180-2003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5]GBT 18750-2008 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
作者简介:李玉鹏(1991-),男,吉林敦化县人,热能动力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