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应用型高校俄语语法课程改革的趋向

2018-05-14解秋菊

科技风 2018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改革

摘 要:“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俄语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俄语语法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历来处于备受争议的地位。本文从俄语语法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向,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俄语语法;改革

地方应用型高校以培养适应新形势国家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类高校的俄语专业应当充分顺应时代的要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评判俄语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之一就是俄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而地方应用型高校俄语专四和专八的过级率并不是十分理想,除了生源、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等方面的原因,需要引起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俄语语法课程的教学情况,这是一个历久弥新且一直备受争议的老问题。

一、俄语语法课程的重要性

在俄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中,单独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型所占的份额也比较小,导致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即在所占分值不多的前提下,重视语法课得不偿失,一方面,给予语法课较多课时似乎会挤占更为重要的课型的讲授时间,会削弱学生听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强调语法知识的重要性会影响学生自然地形成语感。不可否认,这种印象曾经是非常有道理的,尤其是在俄语专业学生大多为非零起点的时代,那时的学生在初高中系统地学过大部分俄语语法知识,在大学阶段确实不适宜过分强调语法知识重要性,的确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在初高中学习中所欠缺的听、说等能力。但时过境迁,随着中学俄语教学份额的萎缩,当前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俄语专业的学生大多为零起点,且这些学生之前大都学过英语,来到大学以后,迎面而来的俄语语法较之前的英语语法似乎更复杂,形式变化的规则更多。在基础阶段,如果学生在变格和变位方面稍有松懈,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完全丧失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最后导致厌学。当然,不能绝对地断定学生学习效果差与语法知识掌握得不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至少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语法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语法学不好,不光会失去表面上专业四八级测试中语法题的分值,间接受影响的还有听力、阅读、翻译、写作和说等题型的得分。

二、俄语语法课程改革的趋向

在参考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分别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俄语语法教学改革的趋向,同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

(一)课程设置

俄语语法课程是一门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大部分院校都将其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在语音阶段结束后,一般独立成一门课来讲授的时间大约为一年或一年半,还有一些院校将语法课与俄语精读课程结合在一起讲授,因此俄语语法课程的讲授时间可能还要长一些。但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其所培养的人才更偏重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出于就业的需要,迫切需要尽快获得专业俄语四级和八级的证书。这种需要之所以迫切还和俄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考试时间有很大关系。虽然每年都会举行俄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但对于零起点居多的俄语专业学生来说,只能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才能有机会参加当年五月份举行的俄语专业四级考试,此后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下学期总计还有两次机会。俄语专业八级则时间更紧张,只有大学四年级和毕业后共两次机会参加俄语八级考试。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俄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想在大四找工作前拿到八级证,时间就非常紧张了,实际上只剩下大四这一次机会了。换句话说,想要在毕业前拿到俄语专业四八级证书,必须保证大二或大三过四级,大四过八级。由于俄语专业八级难度较大,需要非常多的时间来复习,因此学生最好能在大二就过四级,然后腾出较多的时间来复习八级。因此,留给俄语语法课程的讲授时间的确很紧张,必须确保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五月份之前就要语法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才行。因此,在俄语语法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保证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笔者曾连续四年讲授俄语语法课程,深感该课程内容多,时间紧,因此建议从实际应考及就业需要出发,调整课程设置,增加语法授课时数,具体办法为将俄语语法课程的开设时间定为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和大学二年级整个学年,且在教学时数上能确保每周至少4学时。

(二)教学内容

俄语语法课程内容繁杂,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为培养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打好基础,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此,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韩东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俄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设定为语法知识等基本理论够用即可。张成立认为可以对俄语语法知识进行“集中教学”,这样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尽快把所学到的俄语知识转化为俄语售货、俄语导游、俄语翻译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冯美珍着眼于语法课程与精读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有机联系,认为语法课与精读课在内容上必须有内在的联系。黄怡红提出应按照词法与句法交替进行的方式来讲授俄语语法知识,将用法相同或相似而词类不同的项目交替进行或一起进行。王秀芹认为可以将篇章作为语法教学的语言材料,而李琳则提出需要在俄语语法课程上关注口语语法、功能语法和交际语法。

总的来说,上述研究者的观点主要涉及了俄语语法教学内容的质、量、顺序等方面,即质的方面要多借鉴,如精读课材料、篇章、口语语法、功能语法和交际语法;量的方面要精选重点内容;顺序方面要将联系密切的词法和句法内容交替进行。

关于俄语语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笔者认为,除了重质、保量、优化顺序这几方面需要注意,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树立正确的语法观;与时俱进地引入新的语料。

在俄语语法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形:一些学生在语音阶段和基本的变格和变位阶段对俄语学习还是充满信心的,但一接触系统的俄语语法之后,如果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上盲目求全、求深且操之过急,则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导致自我否定和怀疑,如果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甚至会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完全放弃俄语学习。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设定授课内容之前,应该客观评估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在设计语法知识讲授顺序和编写习题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生已有的语言基础,尽量要做到循序渐進,夯实基础,待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学习自信心之后再快马加鞭进行强化练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面对新材料的焦虑感,使其对俄语学习充满信心。

在俄语语法教学中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法观,即语法是为言语服务的,言语是第一位的,摒弃语法为核心、语法只能用来应试及语法与现实的言语相脱节的错误思想。学生应该知道学语法不只是为了会做题,而主要是为了学会在交际中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思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重视起语法知识的学习,自觉地将语法课上学到的知识与其他课型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意识到语法对于获得听、说、读、写、译这些语言能力的助力是非常强大的。

在俄语语法教学中,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地引入新的语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时代风尚的语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法及观察语法现象的兴趣,有了兴趣做根基,学生才能真正爱上语法这门课,越学越轻松。新语料的来源可以非常多样化,如报纸、网络、影视剧、电视新闻报道等等。笔者曾指导自己的学生观察影视剧中动词时及命令式的用法,在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的烘托下,以往只能通过孤立的句子再现的语法现象竟然那样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学生真正明白且信服了现今的俄罗斯人正在使用的就是我们所学习的语言。

三、结语

本文立足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该类型高校俄语语法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进行了探究,描绘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向,提出了相关改革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俄语语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韩东.对高校俄语专业“零起点”教学的反思[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2]张成立.职业学校俄语语法“集中教学”的实验研究[J].教育探索,2004(5).

[3]冯美珍.试论基础阶段俄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1993(3).

[4]黄怡红.如何改进成人俄语语法教学[J].成人教育,1992(7).

[5]王秀芹.篇章语言学与俄语语法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5).

[6]李琳.俄语语法教学改革探析[J].海外英语,2012(14).

作者简介:解秋菊(1979-),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硕士,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和俄语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