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南“武则天”之谜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南越肯尼迪武则天

南越政权刚建立时,许多地区还在军阀混战。陈丽春亲自上前线,站在敌军的坦克前高喊“有种就来抓我啊”。一个军阀吹牛说要推翻政府、把她抢回家当小老婆,她则在派对上告诉他:“我会先把你的喉咙给割了。”

2017年9月,美国概念艺术家玛丽·卡罗尔在洛杉矶开的新画展很有趣:前南越第一夫人陈丽春出现在前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旁边。画像描绘的都是她们为遇害的丈夫哀悼,两位第一夫人成为寡妇的时间只间隔了3个星期。

相似的经历并未给两人带来友谊,相反,在肯尼迪的葬礼后,两人还曾恶语相向。

多数人对杰奎琳·肯尼迪的名字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记得“陈丽春”,不管她的人生有多传奇。

在《时代》的报道中,她被刻画为权欲熏心的女人

1924年4月,陈丽春出生在越南的显贵家庭。母亲是越南保大皇帝的堂妹,父亲是越南第一位在法国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律师。因为出生于春天,父母按照“美丽的春天”的意思为她取了名字。

在这样的家庭里,陈丽春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她长成了仪态万方的淑女,继承了母亲美丽的容貌,熟练掌握英语与法语,深受女权主义思想影响。18岁那年,不顾父母反对,这位拥有皇族血统的越南姑娘与年过三旬的朝臣之子吴庭儒结婚,并随夫家皈依天主教。她抛弃越南女性不随丈夫姓名的传统,称自己“儒夫人”。

多年以后,陳丽春在访谈中提及自己的童年。据说她刚出生时,家中请大师为她算命。算命先生对她身为公主的母亲说,这个小女儿的命运“无法超越”、“突破想象”。十多年后,她以南越领导人吴庭艳弟妹的身份,成为南越政权事实上的“第一夫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美国与苏联势力角逐于越南。兼具政治、女性、野心和美貌多个标签,陈丽春成为国际媒体瞩目的焦点。

很多年后,我们知道了这个传奇故事的另一面——“我从不曾真正堕入爱情,”丈夫去世后,陈丽春告诉记者,“我在书本上读到过这种东西,但我从不相信它们存在于现实中”。

上世纪60年代,儒夫人是东西方媒体都关注的热点人物。她曾是南越政权的“国会议员”。然而,真正引人耳目的是她强硬的性格。

新加坡记者陈加昌形容她“冲动、爱冒险、无畏、自信、不服输”,当时第一身份还是香港报人的金庸则在时评中将她描述为“冷峻倔强”的“自恋狂”。

南越政权刚建立时,许多地区还在军阀混战。陈丽春亲自上前线,站在敌军的坦克前高喊“有种就来抓我啊”。一个军阀吹牛说要推翻政府、把她抢回家当小老婆,她则在派对上告诉他:“你推翻不了政府,因为你不够胆量;就算你成事了,也别指望有这一天,我会先把你的喉咙给割了。”

她甚至在获得权力后,组织了女性的准军事组织,这些女兵的收入是男性的两倍,而多数时候的工作只是接受儒夫人的检阅。至今还能找到她检阅女兵时持枪射击的照片。“我不喜欢这些糟糕的玩具。”她说,“但如果我们的国家需要它,我已经准备好了”。

穿着奥黛,她登上过《时代》周刊、《生活》杂志和《新闻周刊》的封面。但在《时代》的报道中,她被刻画为权欲熏心的女人。

她得到了数十个绰号,其中大部分是不大友好的:“龙夫人”“母老虎”“越南武则天”……

哪怕在享有权势的前半生,儒夫人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

南越政权建立前,她与子女曾在被共产党控制的小村子里住了四个月,每天只能吃上两碗小米饭。但她对这次经历最深的怨念,似乎还是失去了对衣柜的控制权:她只被允许保留一件外套,她得以保留的是“非常时髦的巴黎来的大衣”。

这次经历坚定了她日后近乎偏执的政治立场。儒夫人喜欢跟记者讲,1960年吴庭艳遭遇政变时,她说服“心软的”吴庭艳和她丈夫与叛徒斗争到底。“那个时候,他们俩还没有那么认真地对待我”,她说,“但是他们开始重视我了”。

另一回,她对一个年轻记者回忆,在自己权势熏天的时候,就连肯尼迪的车队也不得不为她让路。

很难说这里面的故事有多少真实,多少是基于回忆的美化。她曾说:“权力是美好的,绝对权力更是绝对的美好。”

她推动了越南将一夫一妻制写入法律,也在南越创建了多个妇女组织。历史学家认为,是她促使吴庭艳推出禁赌、禁娼、禁鸦片以及禁止堕胎、离婚、斗鸡、拳击等等符合天主教教义的政策。她也督促他对佛教徒的抗议活动严厉镇压。她得到了数十个绰号,其中大部分是不大友好的:“龙夫人”“母老虎”“越南武则天”……

与此同时,南越女性争相模仿她标志性的妆容——浓眉、红唇、浓重的眼线;至今,低领、贴身的奥黛,也依然被称为“陈丽春款”。

1963年,儒夫人走到了她权力的顶峰。金庸写时评说,陈丽春手握大权,并非是因为才干,而是刚强、不示弱的性格所致。

这种刚强的性格间接导致了吴庭艳与她丈夫的死亡。

晚年悲惨与沉寂

1963年6月11日,为抗议政府的抑佛政策,越南高僧释广德在西贡街头自焚身亡。许多西方记者目睹了这一幕。

然而,当西方媒体转头去问儒夫人的感想时,代表吴庭艳政权发言的她留下了那句有名的话:“要是我能看到这出和尚烤肉的作秀,我会在旁边鼓掌,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去为别人发疯的行为负责。”她还指出,释广德自焚用的汽油乃是进口的高级货,说明他背后一定有外国势力指使,他根本不像遗言所说的那样爱国。

此话一出,舆论哗然。

吴庭艳维持着他一贯的强硬政策。两个月后,他掌控的特种部队袭击了多所佛寺,逮捕了1400多名据说存心不良的僧侣。

事情发展至此,支持南越政权的肯尼迪政府已经受不了了。他们对吴庭艳施压,让儒夫人离开越南去欧洲访问。她反而顶着反对力量把美国加进自己的行程,想去美国说服众人。儒夫人穿着华贵的貂皮大衣、涂着艳丽的粉色口红,出现在美国民众的视线中。她行走于美国的校园和街道,抨击肯尼迪政府的对越政策,指责他们的软弱;美国人民迎接她的方式是扔鸡蛋。

她去拜访父母,曾担任越南驻华盛顿大使的父亲拒绝见她,并公开发表演说谴责她。释广德自焚事件后,她虔诚的佛教徒父亲辞掉了驻美大使职位,以示抗议。她的母亲当时是越南在联合国的常驻观察员,也愤然交上一纸辞呈。陈丽春却称父亲是“胆小鬼”。

事实上,当儒夫人在美国为南越政权争取更多支持时,美国政府已经对吴庭艳的统治失去了耐心。肯尼迪总统默许了南越将领的政变,吴庭艳与吴庭儒在政变中被杀害。吴庭艳死后不到一个月,美国总统肯尼迪也遭遇暗杀。

无论如何,儒夫人显赫的前半生结束了。她的后半生,则是沉寂。晚年,她隐居在天主教氛围浓厚的意大利和法国。她的长女遭遇车祸身亡;身在华盛顿的父母被谋杀,亲弟弟是唯一的嫌疑人。她遭遇过一次抢劫,价值不菲的首饰被洗劫一空。

没有人知道她面对这一切究竟作何感想,除了参加教堂弥撒,她足不出户。2011年春天,这位在越南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女士去世,享年87岁。她在墓园注册的名字不是“儒夫人”,而是出生时的本名陈丽春。

(《博客天下》总第252期)

猜你喜欢

南越肯尼迪武则天
能否胜出
南越华文文学的“家”与“国”分离书写
赵佗时期南越与西汉的博弈分析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秦汉南越国包装设计
从南越与闽越的砚台出台比较两地的社会发展进程
肯尼迪情妇出书大爆风流事
悠悠千载无字碑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
关于武则天评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