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新媒体形式主义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23期
“一只凶萌的小狮子”“超黏人的汪星人”……近日,软萌画风连续出现在某镇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官方微博上。但记者连续翻了十几页,却没看到一条与科协工作相关的微博。某种程度上,这种政务新媒体运维与服务出现“跑偏”和“失焦”的现象,提醒我们政务新媒体的含金量亟待提升。
应对新媒体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做好“加减法”,即形式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
首先,新媒体建设一定要有“集约共享”的减法思维,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联通的现状,比如规定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只开设一两个政务新媒体,所属部门、单位通过加载模块和栏目开展服务。其次,新媒体建设一定要有“价值服务”的加法思维,该有的功能要有,该简化的要简化,还要实现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和即时通信等功能,收集群众反馈。
此外,应该实现专人运营和维护,要求沟通要大气、得体、有效,严格审查把关内容,信息发布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
當前,从传统的政府网站转向微信、微博、APP这些更便捷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表现。这意味着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学网、懂网、用网”,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准,不断拥抱新事物。
然而,无论渠道和形式怎样扩张,电子政务的目标都应该是建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就政务新媒体而言,在数量数据上瘦身,在服务品质上升级,才能力戒形式主义。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