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患者信息核对系统在护理工作的应用策略

2018-05-14刘晓旸于佳乐

科技风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护理

刘晓旸 于佳乐

摘 要:随着数据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电子信息技术逐渐被临床医学应用,且越来越广泛。在护理行业中,对患者信息的核对是了解患者各方面情况的重要一步,因此护理人员重视对患者信息的核对。将电子信息技术纳入患者信息核对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完善的信息核对系统,是新时代对护理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促进和完善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患者信息;核对系统;护理;临床医学

对于患者个人信息的确认和核对,可以了解患者的真实身份、个人相关情况、病情和用药信息等,以保证治疗和护理与患者基本情况相匹配,采取正确的措施和方法。传统的床卡虽然也可以了解个人信息,但是不能反映患者相关的治疗情况,为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也由此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一、传统患者床卡存在的问题

传统患者床卡虽然也显示个人信息,但是对于相关病情和治疗情况没有体现,不利于了解患者整体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生信息错乱、不匹配等情况,严重影响治疗和护理的开展。

(一)卡片内容有限,信息量少

传统的患者床卡只登记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对于其他的治疗信息和相关症状、治疗进度、治疗方法、用药等方面均没有体现。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和查房是不能对患者基本情况一目了然,如需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還需要查阅原始病例记载,既浪费时间,过程又复杂,长时间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二)卡片易丢失和位置调换

患者的信息卡片通常粘贴在床上或插在卡槽里,极易发生丢失、损坏或位置变换等,这样就会导致个人信息匹配错误,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查房和护理活动时,医生和护理人员往往把患者信息和患者本人及家属再次核对一遍,以免造成因卡片信息与即将进行治疗的患者身份不匹配,而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法,造成不良的后果。

(三)卡片信息易造成隐私泄露

由于患者床卡上标明了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相关个人信息,将这些信息公开,有可能被他人盗用和窃取,用于不法活动。另外,床卡上也显示患者的患病类型,有些带有个人隐私性质的疾病,患者是不希望公开的,这种卡片就会把患者病情展现给外界,不利于保护患者隐私,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

二、新型患者信息核对系统功能的优化策略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目前各种慢性病和重疾病数量增加,患者人数激增,住院率持续增高。据不完全统计,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低至1:0.4。床位紧张和护理人员不足是我国护理行业近年来的持续现状。护理人员工作量加大,超负荷的工作容易导致护理中的服务态度不令人满意、出现护患矛盾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医疗事故,这些问题使医院和患者间矛盾日益堆积。为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医院一直寻求简化医疗程序,以集中更多经历开展临床医学治疗和护理工作。对于患者信息核对系统的设计和改良就是简化医疗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设置二维码床贴,完善患者个人信息

新型的二维码床贴只设置二维码,将所有信息都进行隐藏,医护人员在进行查房和检查病情时,首先扫描二维码,即可对患者个人信息和住院信息进行了解。通过扫描出的患者信息,既可以掌握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病史、过敏反应、用药情况等,又可对住院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对即将实施的用药和治疗程序进行提醒,使治疗和护理更加便捷化、系统化和规范化,避免因信息不匹配造成的用药和治疗方法不得当,影响病情的恢复。设置二维码患者信息的好处,除了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另外,还可完善患者信息,为患者建立长久可参照的健康档案,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二)增加腕带二维码,跟踪患者病情

腕带二维码信息的设置,主要针对人群为无家属陪护患者、昏迷患者、麻醉患者、ICU重症患者、新生儿病房、老年痴呆以及神智不清无法准确核对的患者。这些患者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直接对话,医护人员通过扫描手腕上的二维码即可了解患者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治疗和用药,必要时刻,也可与患者监护人和家属保持联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

(三)建立完善的后台系统,完成信息维护更新

除了对二维码进行设置外,还应有健全的后台服务系统,因为扫描出的二维码信息量大,需要完善的后台进行运营和维护,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故障的查询修复等工作。医院还可建立公众服务平台,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聘请业界有权威的专家进行客座会诊和讲座,普及健康、保健和养生知识,为全面健康行动贡献力量。

新型患者核对系统的建立,在简化医疗程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隐私,护理人员在完成护理工作后还可以将患者的健康治疗步骤详细情况生成二维码,方便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查看,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患者和医院之间建立良性的沟通,保持良好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总之,新型患者信息核对系统是一种新型、高效、实用的系统,未来可以得到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章雅杰.信息技术在优化患者身份核对流程中的应用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1:64-66.

[2]张秀伟.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6:540-543.

[3]陈红,郭红霞.开设《关怀与照顾》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1):75-77.

[4]蔡鹏飞.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理论及策略研究进展[J].护理教育,2015,6:16-17.

作者简介:刘晓旸(1996-),女,北华大学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护理学。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