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2018-05-14孙会娟
孙会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大势所趋,是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表现,也是我国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它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就是借助先进的金融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实时清算系统,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经由预算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然后由基金分配系统分配给劳动服务提供者或产品供应商。国库的分类帐户和国库的单一帐户构成国库的单一帐户系统。会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和反映国库的现金余额。支出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将记录在案并在财政部的分类帐目中反映出来。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支出程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流程和财政授权支付流程。
二、国库集中支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促进体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粗放型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能够倒逼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国库集中支付能够有效地促进写单位理顺财务关系、改革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有利于提高财政调度能力。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事业单位所有的财政收入都会进入统一的账户,所有的财政活动也都被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运行,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财政资金滞留问题,有利于预算的统筹安排,从而极大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财政调度能力。
3.有利于强化监督管理。统一的账户和统一的支付体系,为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一旦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核实调查,快速处理,避免了因为中间环节过多而产生的监管漏洞。
4.有利于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财政部门、国库、代理银行之间都需要通过网络联系,财政审核与支付都需要依赖网络平台实现,这将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大踏步前进。
(二)消极影响
1.与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兼容。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财政资金拨付程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与新体系很可能存在不兼容。比如,会计科目代码设置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不一致,核算报表要求与新制度的预算指标管理不一致,等等。这些不兼容的情况,导致会计核算与预算指标无法对应起来,无疑加大了正常预算控制的难度,致使重复劳动增加,资金使用率降低,不利于预算管理。
2.增加会计核算工作量。由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事业单位原本的会计核算系统互相独立,事实上就存在着两套财务系统,除了自身的财务系统核算外,财务人员还需要使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进行支付,并完成零余额对账工作,会计核算工作量势必会增加。而且国库集中支付程序较为繁琐,增加了额外的工作环节,比如支付申请的录入与审核,支付口令的生成,支付明细表的核对,预算计划的编制与申请等。
3.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功能不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功能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第一,应收与暂付款的指标管理不明确,系统将所有的资金流出均默认为指标支出,在年末结账时无法区分暂付款与实际支出款项,这给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干扰。第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现有的会计核算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仅仅适用于简单的支付功能,无法对支出数据进行汇总。
4.加大预算管理难度。事业单位的预算,主要是参照行政部门给出的预算定额标准进行计算的,因此往往与单位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出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预算科目统一性和整体性的缺失,加大了预算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单位财务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应对策略
(一)建立财务网络平台
为了弥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功能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建立财务网络综合平台,作为交换国库收支数据、储存信息、数据分析的场所。首先,提高财务管理软件的多样性,提供各种功能,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满足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比如与银行自动对账、提供财务报表信息等。其次,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间的联系,将预算控制、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网络查询等功能组合起来,实现财务信息的同步处理和全面共享。
(二)完善内控制度
第一,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人员在内控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调整岗位设置,实现内部牵制,分离不相容的职务;引入授权和审批机制,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第二,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注重会计基础规范的考核评价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完善员工配置。第三,创新会计内控管理模式。事业单位可以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监督制约机智的成熟完善,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降低经费支出。第四,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化产权管理,理顺产权关系,强化约束与监督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升值。
(三)完善采购管理
事业单位需要设立资产管理处,能负责一切资产、设备方面的政府采购与管理工作。对采购项目的各种信息进行细化,比如再购项目类别、数量、金额、购买原因、供应商信息等,充分调查市场行情,实现效益最大化。所有采购资金,都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并强化动态监控,确保国有资金都得到了高效安全的使用。
(四)强化预算支出绩效管理
第一,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的内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第二,扩大部门预算的公开范围,除了涉密信息以外,财务部门需要将单位所有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全部公开。第三,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对于预算未作安排的事项,一律不得支出。第四,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立、预算项目的测评、考核指標的选取、奖惩机制的实施等,对每一项都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强化对预算支出的制约和监督。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第一,优化人员结构,调整岗位设置,以适应财务会计工作向报账型到管理型的转变,并保障财会队伍的稳定性。第二,强化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会计信息电算化操作、网络传输等新技能。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新理念、强化技能。第三,完善员工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服务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财务体制的改革,有助于财政调度能力和财务监督管理的提升,但另一方面,也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功能尚不完善,与原有的茶会体系不兼容,增加了财务核算的工作量,加大了预算管理难度。为了做出有效的应对,我们需要完善内控制度,强化采购管理和绩效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建立财务网络平台,让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完成从报账型到管理型的转变。(作者单位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