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2018-05-14蔡山青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摘要: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学会收集、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转变教学观念

实验步骤与操作要领,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初中生物教师应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会引导式教学,知道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规范其实际操作,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学习。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实验的每一步含义进行了解,讲解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安放距离桌边一掌,5~7cm;对光时候,应物(物镜)、目(目镜)、通光(通光孔、光源)成一条直线,平面镜用于强光,凹面镜用于弱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1cm,然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显微镜的使用。同时,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比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纠正转动转换器时扳物镜的错误操作等,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及观察与分析能力,促进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及拓展。

二、 规范操作步骤

在课前准备一些采集和培植的实验标本对实验课的开展至关重要。学生在采集标本和培植标本的过程中会对所采样的标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对一些有难度的实验,教师应该精巧地设计,尽量设计三个以上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按照三种方案去进行生物实践活动。同时,依据制定的生物课实验教学计划,教师还可以对一些连贯性强的实验进行重新组织安排,以便让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对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前对实验的流程多操作几遍,并注意相关的事项,力争在课堂演示过程中能一次性演示成功,可避免学生对一些科学理论产生怀疑,同时也会避免一些突发情况和不可预设的情况。

三、 注重归纳能力

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与学习,已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一一做记录,然而由于学生們平时少观察,他们的记录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验中要及时抓住他们记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给予指导与纠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数据分析等方式推理出一些实验结论,交流表达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如,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一实验中,学生们已通过教师的演示与讲解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这时教师应从中去给学生启示与指导:同学们你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它有那些特点,要认真给予记录,相互交流讨论,最后引导学生们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形态的细胞中有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注重探究方法

实验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诱导准备阶段,课前,教师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诱导,使学生对探索目的和途径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做诱导准备呢?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系列程序性实验,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探索阶段,要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修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加强指导管理

在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应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实验教师可以不参与,只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也大有益处。对学生大胆开放实验过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实验指导和管理工作。例如,在前面“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边观察边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总以为显微镜很好玩,如果让他们自由地去观察,放任自流,那他们什么也学不到。所以在实验前,教师应该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非常不好确认,有些细胞核也不是很清楚,要强调光线的强弱需调节适当,还要注意调好光圈。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去观察以及怎样观察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六、 培养安全意识

在学生做实验时,学生们经常要用到一些锐器(刀、剪、玻璃器皿、酒精灯),还会用到一些药品(酒精、酸、碱等),这就要培养学生时刻有“安全第一”的意识,教师在实验教学时一方面要对这些仪器、药品的使用及注意使用的技巧与使用规范做必要的规定之外,有时还可以结合实验本身特点和现有器材着一些简单改进。如“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这一实验,同学们在使用牙签时,容易弄伤自己的上颚,甚至会有满口流血的现象,这时可以让同学们先把牙签的尖头用牙齿轻轻咬几下,让它变得柔软,就像一把缩小的小刷子一样再进行实验,这样就变得安全可行,学生就容易完成实验了。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蔡山青,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仁怀市小湾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