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立3年即上市 拼多多内外矛盾重重

2018-05-14惠凯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罗先生货款牌照

惠凯

拼多多的扩张也没有逃过互联网企业“以成本换流量”的老路。自2016年至今年1季度,拼多多累计亏损13亿元、其中今年1季度已亏损2.8亿元。而且拼多多与商家矛盾、占用资金、缺乏支付牌照等问题也陆续暴露。

近日,成立仅3年的拼多多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美国上市。拼多多依靠独特的零门槛入驻、拼团模式,在3年内做到了单季度成交额662亿元的优秀成绩(2018年一季度)。

但问题随之而来,多位拼多多商家也告知记者,入驻拼多多的真实门槛其实很高。其中,拼多多商家罗先生透露,拼多多占用客户货款的周期在15天以上,罚没后在沟通中也态度推诿,尽可能地占用商家资金。而拼多多“假一罚十”的罚款措施,导致自今年3月起,商户到拼多多上海总部维权的现象不断。

此外,据记者了解,因为商品质量和服务问题罚没的资金并没有以现金形式返还给消费者,而是以优惠券的形式打入消费者账户;参考美团在2016年的类似行为,拼多多已经涉嫌在不具备第三方支付资质的前提下违规开展支付业务。(目前三证齐全的支付牌照高达10亿-12亿元,想买到一张支付牌照并不容易。)

烧钱换流量

6月30日,知名社交电商公司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申请书,拟通过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IPO募资10亿美元。拼多多招股说明书显示,从2017年二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拼多多的总成交金额为1987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总成交662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员徐晓芳分析,拼多多用创新的社交购物模式“拼团”和“极致低价”精准抓住了流量红利时代接近尾声时的增量部分,客户目标以低线城市消费者和高线城市老龄消费者为主,且一改传统电商“人找货”的销售搜索模式,“货找人”的逆向思维导致获客成本极低。

但记者也注意到,拼多多的扩张也没有逃过互联网企业“以成本换流量”的老路。招股书显示,自2016年至今年一季度,拼多多累计亏损13亿元,而且相比2017年全年5亿元的亏损,今年一季度已亏损2.8亿元,即随着营业规模的扩张,亏损敞口也越来越大。

尽管拼多多依仗腾讯的支持,享受到了流量红利末期的微信流量支持,但独立运营必然是大势所趋。从统计数据来看,拼多多也在尽可能推动客户使用其APP。记者在移动流量统计网站酷传上查询到,自2017年7月以来,拼多多APP的安装数量从3.39亿次增至目前的40.95亿次。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拼多多的广告投入高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年拼多多投入销售和市场开支的费用为13.45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2018年一季度上述数据已经攀升到12.17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对于拼多多上市后的发展,业内争议纷纷。对此,徐晓芳在研报中预测,展望未来,“低线城市庞大的网购人口基数和消费升级初级阶段旺盛的商品需求,拼多多仍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和电商竞争格局决定了其长期发展空间受限。”

平台与商家矛盾愈演愈烈

此外,自今年3月起,拼多多商家多次赴拼多多上海总部维权,近期有愈演愈烈之势,也揭开了拼多多独特的商业模式的另一面。记者采访了多位拼多多商家。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被采访对象年龄均在22-25之间。受访对象们也表示,拼多多的商家基本上以90后年轻人为主,甚至不乏95后。“一方面,年长的店家普遍跟阿里和京东已经形成了穩固的合作关系,品牌已经得到树立,也不必再为流量发愁,自然不愿在拼多多上冒险;另一方面,年轻人对新模式的嗅觉更敏锐。”23岁的浙江籍服装商罗先生表示,他在参加了2017年拼多多在上海召开的招商大会后,意识到拼团模式还是一片蓝海,拼多多官方也向商家宣传“业务爆发就在今年(2017年)”,随后立即筹集资金、备货。

“商家入驻零保证金!”这是拼多多的一大宣传噱头,但据记者采访,入驻后的软硬成本远不止于此。“我从去年5月开始入驻拼多多,起初开了一个个人店铺,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拼团模式可行,于是在9月注册公司、正式开张。”罗先生告知记者,他在去年10月10日曾举行过两次促销活动,3-4天内就出了3.3万-3.4万单的业绩,“下单太多,超过了我们的仓储和发货能力,无奈之下,立即联系了拼多多的运营,要求尽快下架货物。但隔了一天后,拼多多再次将商品上架并继续售卖了5000多件。”

罗先生解释称,本来责任在拼多多这边,但几经协商后,却是他来承担责任。“我也认了,只能想办法筹集资金,跟亲友借钱、贷款,高价亏本调货,最终发出了全部的货单”,但工人匆忙间忘了更换1件货物的吊牌。遭消费者投诉后,拼多多方面的认定是“商品存在描述不符”,做出重罚:罚没金额相当于此前3个月发货总量的10倍。“拼多多做出处罚时已经是活动过去后两个月,当时我的账户中还有5万元的活动保证金、还有4万多元的货款,全部被拼多多冻结、划扣。”

此外,拼多多在合同中要求,发出的货物如24小时内没有物流显示,拼多多也会向商家罚款。罗先生抱怨,在2017年“双十”活动期间,“由于物流超载、发货时间稍有拖延,问题出在快递环节,拼多多却罚了我们商家18万元左右”。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当他随后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拼多多申诉时,后者的处理速度却一拖再拖,“完全是拼多多说了算”。就这样,“去年在拼多多上亏损、被罚扣了近四十万元”。

有同样遭遇的不止罗先生。“我在2016年12月入驻拼多多。”江苏籍家纺商王先生说,入驻后被拼多多一再要求搞活动,缴纳保证金后活动效果还不错,但不久后拼多多却以蚕丝含量为零为由,冻结、扣押了36万元的货款。目前王先生已经在上海长宁区法院起诉拼多多,诉讼还在进行中。

采访中,两位商家指责拼多多的处理措施有“设套”的嫌疑,即先以零门槛噱头吸引商家入驻,同时设置了宽松的处罚门槛和严苛的处罚措施,作为平台方,拼多多天然享有更大的裁决权。“账户中货款被冻结后,我们向拼多多反馈,甚至去其上海总部,但拼多多一直以种种借口回避我们。”多位商家也向记者反映了类似罗先生的遭遇。记者也致电了拼多多客服,但每次均显示“人工服务忙。”

占用客户资金,真实动机难测

拼多多总计冻结、划拨了多少商户的资金?6月中旬,在维权商家的压力下,黄峥公开解释,被罚商家数量只占商家总数的万分之三。

“真实数字远不止于此。”罗先生透露,“我们6月中旬去拼多多总部反映意见,现场20多个商户,总计被冻结、划拨了500多万的资金,人均20多万。”据其所知,单人冻结金额最多的高达数百万元。至于总冻结规模,记者无从获知,但依据拼多多招股说明书,拼多多的商家应付账款为8.6亿。

而且,两位商家均反映,拼多多的冻结规模远超合理水平,几乎所有的商户都曾被拼多多冻结资金,不过其中有些冻结金额较小、或已在淘宝等其他大平台上打出口碑的商家担心维权成本过高放弃了追究。当然也有商铺虽然成立但没有实际接单,才侥幸躲过被处罚。由于拼多多严苛的罚款措施,两位采访对象透露,不少商户此前对拼多多的信任感已经动摇准备撤离,现已暂停在拼多多上营业。

此外,拼多多的回款周期也长于其他平台。记者采访中得知,商家收到客户货款后需要等至少15天才能转出,今年已经延长到30天,如果遇到节假日还会延长两天。作为对比,淘宝、天猫的回款周期更短,京东的回款周期虽然更长,去年的回款周期为1个月、今年的回款周期达两个月,但京东作为自营平台,商家只需提供货源,其余的仓储物流等服务由京东来提供;虽然回款周期长,但客户压力也小。换言之,拼多多通过多种渠道实际占用了客户的资金。

至于拼多多为何占用了大量商户的资金,这或许与拼多多的股权结构有关。“拼多多在2017年崛起后,必然会有拼团模式的追随者、抄袭者。为了甩开同行,拼多多需要大量的资金。”有业内人士猜测,如果继续融资,就会稀释初创团队的股权,但占用商户的资金,起码能解决部分资金缺口。

“事实是,几轮融资后黄峥的持股并没有被严重稀释,招股书中黄峥的持股依然在50%以上,这在上市公司中是很少见的。”自2015年成立以来,拼多多迄今为止有过3轮融资,其中2018年4月C轮融资时,据媒体报道,腾讯领投且融资额达30亿元。目前公司创始人黄峥持有拼多多50.7%的股权,拥有绝对控制权,第二大股东腾讯持有拼多多18.5%的股权。

涉嫌违规开展三方支付业务

拼多多向用户许诺“假一赔十”,那么,被冻结的资金是否确实赔付给了消费者?记者咨询了数位店主和用户,对方均表示拼多多并未以现金的形式赔付消费者,而是以优惠券的形式发到消费者的账号中。换言之,店家的资金还在拼多多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占用资金的周期远超24小时,理论上可以通过隔夜拆解等方式获取银行利息。此外,拼多多商家也告知记者,拼多多自身并没有三方支付牌照,商家的货款会进入拼多多在平安银行开设的账户“平安银行电子商务交易资金专户”,被罚资金也从这里划拨。

“平台型电商如果无支付牌照的话,有两种支付模式:1,微信、支付宝付款,平台电商分别在微信、支付宝平台绑定企业账户,交易货款都进企业账户;2,如果是银行卡付款,一般是通过银行走银联的通道,最后结算到企业对公账户。”支付之家网站主编张盒子告知《红周刊》,如果平台有支付牌照,货款直接进备付金,由持牌清算机构网联或银联统一清算。至于资金是否生息,他表示,由于此前央行发文取消了备付金利息,走微信、支付宝通道是没有利息的,走银行的话,就要看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具体协议。此外,一位曾在多家公司担任支付业务负责人的李先生也告知记者,商家货款在电商平台的银行账户留存期间的利息,一般视作电商的。

拼多多的合作银行是平安银行。2016年10月,拼多多与平安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据记者求证,双方的具体合作方式是平安银行推出的“电商见证宝”服务。记者在百度文库中找到的一份电商见证宝业务推荐资料显示,该业务主要针对那些自身不具备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电商企业,平安银行方面可以为电商平台提供交易资金的担保支付、支付密令、资金冻结/解冻等一系列服务。记者亦咨询了数位拼多多商家,他们均表示,存在拼多多的货款从未收到银行利息。

拼多多上线3年,一直没有掌握三方支付牌照。在不具备支付资质的前提下,占用客户资金是否已构成“资金池”业务呢?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自2015年起,为了与饿了么、糯米等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美团大量发行优惠券,以吸引客户绑定银行卡。随后出现部分商家和卡商联合套取优惠券的行为。对此美团以违反合同、套取优惠券为由,冻结了上述商家的账户,并拒绝支付商家货款。2016年2月,有消息称美团此举引来央行约谈,且美团随后下架了充值业务。经过实名认证的律师@熊大律师也发文质疑,美团涉嫌构成在不掌握支付资质的情况下开展三方支付结算业务。2016年10月,美团收购了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上述问题才得以解决。

但是,收購三方支付牌照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拼多多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拼多多手握86亿现金及等价物,但目前剩余多少,外界无从知晓。“而且目前三方支付牌照价格很贵,有钱也未必买得到。”超验投资总经理刘庆告知记者,具备单项资质的支付牌照5亿元-6亿元、两项7亿元-8亿元,三项齐全的牌照价格更是高达10亿-12亿元。

猜你喜欢

罗先生货款牌照
退房“骂死”销售经理,要担责吗
纠 错
汽车牌照
纠错
案例分析之“借刀杀人赖货款”
挥霍公司货款拒不归还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汽车行业返利冲抵货款会计及税务处理探讨
竹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