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5-14姜萱

科技风 2018年26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商

摘 要:在当前传统外贸增速放缓、跨境电商逆势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抓住跨境电商发展的契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岗位结构、职业素质要求、业务能力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最后归纳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等举措。

关键词:跨境电商;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以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助推跨境电商成为时代发展的新潮流。近年来,低迷的国际市场需求使得传统的外贸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形下,许多外贸企业致力于开拓市场、降低成本,而跨境电商简化了外贸交易环节,促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无缝对接,流通环节的成本得以大大降低,从而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增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及其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均不断提升,并且增长速度较快。

如上表,20132016年,关于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从3.1万亿元增至6.5万亿元;[1]其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19%升至28.0%,预计到 2020 年这一比例将达38%;且始终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率,远超传统贸易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中国的外贸格局已因跨境电商而重塑。

国际贸易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们因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而获得了更多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但传统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需求难以满足。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作一尝试,即向跨境电商的方向转型。

一、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贸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一)岗位结构

目前跨境电商行业的岗位结构可大致上划分成三个层次(跨境电子商务员、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六个岗位(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岗位、跨境电商运营与维护岗位、电子口岸操作岗位、出口退税岗位、成本核算岗位、国际物流操作岗位。[2]

(二)职业素质要求

当前,用人单位选拔从业者,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之外,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外贸行业要求从业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工作态度方面,工作态度方面,从业者要踏实肯干,精研业务;道德修养方面,做到遵守法纪、乐岗敬业、恪守信用。

职业能力方面,从业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能力以及文案策划的技能。

(三)业务能力要求

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提出了较高标准的综合性要求,从业者要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从业者面对的是国外客户,语言方面最起码的要求是熟练掌握英语,能够和客户自如地沟通交流,满足客户的要求,解决遇到的问题。此外,根据目标市场的定位,有时还需要再掌握一些其他的语种。其次,跨境电商需要开拓国际市场、推销产品,从业者要熟悉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在国际市场上营销商品的能力,与客户进行谈判、签订与履行合约的能力,遇到争议或纠纷时能运用国际条约或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等。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未能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薪资水平亦高。与此同时,对于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外语水平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综观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许多学校的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培养服务于传统外贸的应用型人才,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完成转型。国际贸易专业依旧按照传统贸易的需要来进行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的要求。如英语课程的开设,很多学生热衷于通过四、六级考试,习惯于应对书面性的测试,英语听力、口语的水平依然不达标。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转型跨境电商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也在向着跨境电商的方向转变,许多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增设了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课程,但对于部分学校来说,这种转变往往只是流于形势,课程名称上冠之于“跨境”的字样,但授课的内容与形式没有根本性地改变。

此外,一些地方型本科高校为了切合自身应用型办学的定位,一再地压缩、削减理论课程,增设实训课程。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问题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难以透徹掌握。而且现在的实训课程多伴随有教学软件,这些软件是对真实业务流程所作的仿真性的模拟,在机械地流程化地操作下,有些学生遇到实际问题经常无法处理。

当前,在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务必要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国际贸易的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能也至关重要。

(二)素质拓展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通常,高校比较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锻练,素质拓展教育则相对滞后,但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用人单位对于从业者职业素质的要求也非常高。比如,跨境电商行业需要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需求很难满足。为此,许多企业不惜重金争夺人才,而从业人员也经常会由于工作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离职,导致企业人员变动频繁、进而造成客户流失,企业利益受损。这种情形促使企业选拔人才时会注重考量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素质拓展教育。

(三)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盈利是其主要目的。一般说来,基于经济效益、生产安全、商业机密等因素,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强。即便是企业愿意和高校

合作,也是希望从这种合作模式中获得选拔人才的机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过程并未加以关注。从而,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因企业的立场而受到制约。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进行跨境电商教学对于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了解与掌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结构需要再作优化,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在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的时间并不长,教师队伍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度结构。当前高校中,学科带头人主要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领域,教学方面的投入则相对较少。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实践技能相对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幅度提升。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数不少的教师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学生被动式地听讲,学习兴趣不高。近些年所倡导的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一些新型教学手段,对教师授课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很难独自完成。另外,大多数教师都在硕、博士毕业后直接任教高校,缺乏企业任职经历,因而经验不足,缺乏实践技能。可见,要想真正地落实师资队伍的建设,当务之急乃是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根据专业基础、区位优势、社会需求等因素,找准国际贸易的专业定位,凝炼专业特色,力求与其他同类院校相区别。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借鉴与吸纳其他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建议,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人才创新型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要体现跨境电商的能力需求,融合电子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二)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

从大一开始,就根据相关教师的研究方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实行学业导师制。[3]教师指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指导他们申报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类项目,或是吸纳学生加入自己的项目研究。并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导师可以对学生开展较为全面的专业指导,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根据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选择高职称、高学历、经验丰富、教科研业绩突出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实行以老带新。定期安排青年教师集中听课、参加教学类竞赛、组织外出培训计划等。

专业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目标和思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學有机结合,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被运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四)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学校的层面上与企业展开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与考核机制;[4]建立和完善企业利益保护机制,使企业能受益于校企合作,从而能积极参与;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让企业在人员培训、技术合作、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能够依托学校的资源,享受便利。

参考文献:

[1]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EB/OL].(20180102) [20180729]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801/599070.html.

[2]张瑞夫.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7:1929.

[3]王芳.“互联网 +”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43147.

[4]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基金项目:2016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2016zy0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萱(197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商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技校国际贸易专业SWOT分析
谈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