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步感知文言文倒装句》教学设计

2018-05-14闫岩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后置现代汉语谓语

闫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的顺序了解倒装句的类型;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判断方法并准确翻译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四种文言文倒装句;成果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古代汉语句式的丰富灵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

2.难点: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判断方法并准确翻译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负责一种倒装句式,从已学的必修一到必修三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找到该组所负责句式的所有句子,通过翻译,句子成分的分析,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归纳出该倒装句式的特点。

(二)导入

展示期中考试的一道关于文言文语法句式的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未之有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这是期中考试的一道关于文言文语法句式的选择题,选项全部来自课本文段,本以为比较简单,但同学们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来探究一下文言文倒装句这个问题。

探讨之前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汉语有语法,我们都是掌握汉语语法的高手;二、古代汉语是有与现代汉语相关联的语法的,但也有不同之处。

句子成分顺序不同的就是倒装句,文言文倒装句的四种类型: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三)成果展示

1.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4)用“之”将宾语提前,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

(5)特殊用法“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 “我、你、他(她)”这时“相”用在谓语动词之前。

2.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1)介词“于”和后面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放到谓语之后,就是状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到谓语之前。

①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②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于)咸阳宫 见燕使者)

(2)介词“以”和后面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放到谓语之后,就是状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到谓语之前。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申之)

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3)介詞“乎”和后面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放到谓语之后,就是状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到谓语之前。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3.定语后置

(1)名词+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②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2)名词+之+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马之千里者 (千里马)

(3)名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及知其事者宾客)

(4)名词+数(量)词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之)铸为十二金人)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一双白璧)

4.主谓倒装

(1)疑问句中,为突出疑问的重点,谓语放到主语前,主谓倒装。

谁欤,哭者? (哭者,谁欤?)

(2)感叹句中,谓语是感叹的中心,为了增强感情色彩,谓语放到主语前,主谓倒装。

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

(3)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渺渺兮予怀 (予怀渺渺兮)

(四)小结

如何判断倒装句:分析句子成分,和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不同的就是倒装。

如何翻译倒装句:归位(口诀: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面状语巧打扮。)

(五)练习

1.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未之有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阅读下面的文段,找出其中的倒装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问曰:“画孰最难?”曰:“犬马最难。”“孰最易?”曰:“鬼魅最易。”“何为?”“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猜你喜欢

后置现代汉语谓语
一起来吹牛
浅谈初中英语后置定语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短句—副词+谓语
定语何时须后置?
“后置定语”概述
非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用法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