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行为何不倒?困惑科学家两百年的问题已解决
2018-05-14陈军
陈军
一、原文中介绍了世界科学家的四种可能性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陀螺效应,是由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和物理学家索莫菲尔德,于1911年,作出的可能性解释。
第二种解释:离心力效应,是美国力学家铁木辛科和杨,在1948年,在他所著作的《高等动力学》一书中,作出的可能性解释。
第三种解释:脚轮效应,是在1974年4月,英国化学家、科普作家大卫.琼斯,在《今日物理》中,作出的可能性解释。
第四种解释:多种效应的综合作用,是对前面解釋不满意的一种解释和判断,作出无法用简单的词来解释,作出的可能性解释。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余永亮教授,对可能性的解释给予了简单的概括。总之,四种解释都加了可能性。我的感觉是:用复杂的问题来解释简单的问题,不是越解释越糊涂吗?
二、自行车慢骑比赛的故事
1988年9月份,在中国的滁州市,沙河镇政府,为了庆祝国庆和改革开放十周年,开展了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其中有一项,别具一格的自行车慢骑比赛,就是比赛的距离相等,谁用的时间越长,成绩越好。在决赛中,出现了一个“奇人”,奇就奇在,他能把自行车定在那里不走,也不倒,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三、物体的稳定性和倾而不倒的条件和方法
物体的稳定性是我们熟知的知识 ,稳定性与支持面和重心两个因素有关,一般地讲,支持面越大,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物体的稳定性就越差。它的应用很广泛 ,它与自行车骑行为何不倒有何关系呢?
经过研究,我们只要换一个问题,问一问就明白了。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倾倒?答案可能会很多,如果排除楼房之类,不可能在水平面上移动的物体,使物体倾倒的条件就很少了,我能想到的答案,无碍乎与速度,与惯性,与力有关。在研究中,发现速度、惯性和力,都能让物体发生倾倒,但是,并不等于,有了这些条件,物体就一定会倾倒,只是物体倾倒的间接原因,而不是物体倾倒的直接原因。我研究的结论是:能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或者处于静止状态,只要物体的重心,偏离物体的支持面之外,在重力的转动力矩作用下,物体就会倾斜,直至倾倒。在倾倒之前,如果能及时地把物体的重心调整到支持面以内或者附近,具备了这种条件后,物体就不会倾倒。把物体处在这样的一种运动状态,称之为倾而不倒,简称倾不倒。例如,走钢丝,杂技演员就是依靠两手臂或者长杆左右轻轻摆动,来控制人体的重心,不能偏离钢丝左右太远,保持着倾而不倒的运动状态。保持倾而不倒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控制重心,二是控制支持面,三是两者兼而有之。
奇人聪明之处,在于他把前后轮胎的气放了一部分,大大地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他把前轮几乎横了过来,前轮与地面接触的左右宽度,设想一下,这样就提高了自行车左右的稳定性,把人和车的重心控制在这样的支持面内,就容易的很多,用手和上身,微微调整,就做到了既不走,又不倒的状态。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自行车不倒与惯性,与离心力没有任何关系,我相信很多杂技演员都能做到。
四、自行车骑行为何不倒
自行车骑行过程中,就是处于倾而不倒的运动状态,当自行车向右倾斜时,说明人体和自行车的重心,偏离支持面的右方,如果不能及时地,把重心控制在支持面之内或者附近,人和车就会向右倾倒,为了不倾倒,人无碍乎要做三种动作,一是及时将前轮向右转,使支持面向右移动,使人和车的重心重新回到支持面之内,就不会倾倒,如果前轮向左转,支持面反而会向左移动,人体和车,会向右倾倒的更快。二是人体及时向左倾,把人和车的重心,重新移动到支持面之内,三是前两种兼而有之。
骑自行车也是一种技术,初学者和小孩学走路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要经过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做到随机应变。不会骑两轮自行车的人,一定不会骑独轮自行车,为什么?因为两轮自行车的倾斜,只有左右两个方向,而独轮自行车的倾斜方向是全方位的,控制技术要求更高。
五、自转陀螺为何愰而不倒
自转陀螺为何不倒?普遍认为是惯性的缘故,反问一句,难到静止的陀螺就没有惯性吗? 对于陀螺而言,它的支持面就是它的顶点,与水平面的接触面,是很小的,堪称是理想的支点,要想让陀螺的重心在支点上,是很难很难做到的,在实际中,自转陀螺的重心始终保持在支点附近,是遵守倾而不倒(原理)的,它的运动状态,称之为愰而不倒,分两种情况解释—下。
第一种,陀螺的支点不动,重心围绕着支点附近转动。如果陀螺是理想的轴对称结构,也就是说,质心和重心在理想的对称轴(自转轴)上,二力会平衡,自转的陀螺会很稳定的,不会发生愰动现象,如果重心偏离自转轴越远,自转时愰动就越明显,如果在陀螺的一边去掉一部分,或者增加一块配重,自转就会容易倾倒,这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在实际中,陀螺的重心忽多忽少的偏心,不转的陀螺在水平面上,是直立不住的,会倾斜直至倾倒,如何让陀螺倾而不倒呢?只有在倾倒之前,能迅速地把重心移动到支点的相反方向,也就不会倾倒,对于支点不动的自转陀螺,就是通过自转迅速转动重心的位置,始终保持在支点附近,实现了全方位的倾而不倒,称之为愰而不倒,倾而不倒中的倾字,是倾斜之意,一般是指向某一个方向倾斜。
第二种,陀螺的重心不动,支点围绕着重心附近转动。这种转动,也能实现全方位的倾而不倒,支点为什么会转动呢?当自转轴倾斜时,支点实际上就变成了,可以在水平上,斜着滚动的圆柱体,支点滚动的轨迹就是圆,重心就在圆心的上方,支点始终保持在重心附近转动,也能实现全方位的倾而不倒,也称之为愰而不倒。
更复杂一点的愰而不倒,就是这两种愰而不倒的组合。
倾而不倒,是对二力平衡条件和物体的的稳定性,研究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论拓展,也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状态,一般情况下,这种运动都有人参与其中的活动,在杂技行业,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