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学本土化

2018-05-14夏德帮

今日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异质性社会学本土化

夏德帮

“本土化”一个抽象的词,当从它的一般意义上来说时,意义广泛,本文的观点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化与全球的关系以及如何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是曲折的,也是与我国的社会发展的兴衰历程相关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自处是一个问题,但是随着“全球化”这个词的渐渐淡出,本土化也慢慢走上销声匿迹的路子,但是这个过程去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并且也正因为其社会才得以发展,当然全球化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事物的内因才是其发展的根本,但是这两个过程却是相辅相成的。

一、本土化的一般意义

关于本土化问题恐怕自古有之,“本土化问题”或者用另外的话来说便是关于如何引进,如何使用的问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个问题时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的,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这个问题是“相对落后的”向“相对发达的”引进“某些东西”,这个“某些东西”对“相对落后的”的来说有意义,但是却不那么适应。这是个抽象的意义,从小到一个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关于做某项任务,如炒菜的技术,种庄稼的技术,教孩子的方法等等。这都关乎到“本土化的问题”,社会是复杂的,人人的差异亦是千差万别,各个家庭都有特殊的情况,但是,正因为有异质性才有“本土化的问题”,通俗的说,社会的发展正是社会的异质性的推动的,再往大的来说,一个村与另一个村之间,就差异性来说更大,那么“技术”的借鉴更多,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技术是一般意义上,与“东西”一样,意义广泛,再到村与镇、市、省、国:这是从纵向的角度来说。从横向的角度来说:从家与家,村与村,镇与镇,市与市,省与省,国与国之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说自人类诞生开始就一直存在这个问题,而且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这争论声中,社会慢慢的走向发展。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

那么在全球化的环境下,该怎么认识本土化了?怎么理解他们之间关系了?在前面我说到一句话“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社会的异质性”,这个问题的印证我们可以用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作对比分析,当然这里还关乎到一个事实,社会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异质性的增强是呈正比关系的,用涂尔干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客观上的进步。因为关于“进步”的含义争论较大,这里只用客观上的意义。那么,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出一个问题“社会的异质性是否在慢慢趋同”而紧接着的一个问题便是“在社会慢慢趋同的情形下社会是不是会停止发展,或者说发展及其缓慢了?”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全球化似乎在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但是从现实的观察来看,事实正好相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发展呈飞速状态,随着各国之间经验的交流,“某项技术”或“某些东西”比之前是更好的,当发现到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我心中至少是有些矛盾的,至少我们已经发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在很多地方都呈现趋同性,如“超市的商品”,“城市的建设”(我们越发的感到中国的城市建设都差不多,去一个城市,你便可以不用去其他城市,当然这仅是从一点来说的。),“教育的方式”,甚至“人的长相”(随着整容技术的发展),我们俗称的“网红脸”,在聊天的时候,偶尔听到这样的话“韩国人怎么感觉长的都一样”,从这些趋同性,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大胆预测“全球化这个概念早晚会被踢出去”因为全球化对于社会的发展只是短暂的,或者说只是一个阶段。

“本土化”这个概念是近代才提出来的,至于它是不是“全球化”所衍生出来的,笔者并不知道,但是这两个概念似乎是一组反义词。但是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说,这两个概念从抽象的角度来说是如影随形的,不存在谁先随后的问题,可以说本土化的过程也是全球化的过程,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本土化过程,从经验的角度来说,似乎是先有了“全球化”产生,才有了“本土化”的问题,这点从词的产生的经验角度来说的确如此,但是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这是一个同时产生的,技术的进步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技术相互借鉴,这关乎到“本土化的问题”,但是这不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更广泛的,更全面的,更强烈的各方面的交流。但是当这个来临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是“本土化”的问题,但是又不能说“本土化”在“全球化”之后,因为没有当初“小”的“本土化”便不会产生“全球化”,且现今的情形一定是“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同时存在的,当你面临“全球化”的时候你一定也在面临如何解决“本土化”的问题。“全球化问题”与“本土化问题”对于各国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关于如何“全球化”,也可以说如何“本土化”困扰这诸多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三、社会学的本土化

在全球化的情形下,该怎样认识社会学的本土化了?仅仅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在各方面都在经历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下,该如何看清自己了?

从社会学诞生之初,它便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中国社会学的引进是从清朝开始的,从当时的背景来说,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对于改变现状已迫不及待,当时的知识分子都在推出自己的治世良方,社会学便是在当时被引进中国,当然从社会学的产生来说也是如此。当然本文并不研究“社会学本土化”的过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曲折,但是社会学的发展与衰弱都与当时的政治思想或者说政治环境相挂钩,它就像一个玩偶一样,但是这个玩偶却证明了其价值,成为了站在人群中的人,可是随着全球化的的发展,这个人已经面目全非,被四分五裂,被分工了。

在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面临一个问题,“学科的方法主义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大部分人似乎都有这种的倾向,“喜新厌旧”或者“看重标准”这到底是因为“怕犯错”,还是“简单省力”或者说“这样就是对的”不知道,不单指社会学,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这是一个通病。

而一旦面临“学科的方法主义的问题”时,一定会面临甄别的问题,而甄别的过程便是“本土化的过程”,要区分有用的与无用的,还要应对如何利用的问题,但是这个标准是什么,这又是一个大的问题,邓小平老人家说“不敢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现在对于这句话是值得商榷的,在社会学里面尤其如此,首先不谈“好猫”与“坏猫”的问题。现在连猫都是别人的,猫都水土不服,晕晕乎乎的,不谈抓老鼠了,再说抓老鼠,现在关于老鼠又有许多争议,为什么抓老鼠,老鼠怎么坏了,凭什么要抓?争议太多,造成社会学四不像的原因便是如此,但是它的发展也是如此,没有争议哪来发展,但是有了争议也不能执着于争议,为争议而争议,终究是要解决问题的,社会学的本土化问题在现今似乎淡出了视野,或者说提的少了,是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是这个问题就像一个“过气明星”一样的,人们不那么关注了,就像全球化一样,没那么多人说了,这就是一个发展过程,在社会学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中间过程,至于结果如何,现在不能知道,社会学该怎样自处是一个问题,就像一个外乡人一样,怎么在一个新环境生存的问题?在现今,对于中国社会思想的研究像是给这个“外乡人”名分,就像说他祖先的多少多少辈是这里的人,好让当地人从思想上好接受一点,不那么排斥,再挖出他祖先的丰功伟绩,让当地人对这个外乡人产生好感,从遗传的角度说,这个人将会对于本村是有作用的,当然这个外乡人在今后的日子中也确实对于本村是有贡献的,或者取一个当地的姑娘,名正言顺。那么这个“外乡人”便算是成功的入住了。(作者單位为云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异质性社会学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异质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冲击分析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意外遇见社会学
A Study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he Rockwater Case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意外遇见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