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5-14袁祖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袁祖莲

摘要:实践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大特色,它的基本价值追求在于为师范生提供一个职前实践平台。 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实践教学的步伐;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条件差,设备和场地不足等问题,为了培养优秀职前小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探索,加强地方高校 、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与实践基地小学建立“U-S”共同体,稳固师范生实践基地;加强课程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师范生专业发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 小学教育专业 问题 对策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试验能力为目的的多种教学形式的统称[1]。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独立于理论教学又与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学完整的教学体系。

自从1998年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办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以来[2],至今已有20年。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职业,在教师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形成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专业情意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专业化的必要阶段。

本文首先提出从教学实施、实践教学管理、条件设备三个方面梳理玉溪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实践教学的步伐

由于大学知识的特殊性,学习的量不仅大而且深,加上实践教学的实施必须有理论知识作为铺垫,所以大学课堂主要以讲授为主。以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为例,在教学法课程上,对于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多采用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需要2-4节课,由于所需学习的知识量很大,并且课时有限,最多安排2节课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实施受到阻碍,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指导。

(二)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

第一是课堂教学实践课偏少。课堂教学实践课是学生专业素养形成及其强化的重要过程,大一、大二学习理论知识期间,有的科目学习过程中会有实践课,大三年级,实践课程有所增加,比如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总学时为54 ,实践课时只为18课时,教师讲解理论的时间为36课时,教师花两节课给学生进行试讲训练,每位学生准备20分钟切片教学,教师评课十分钟,每节课时长50分钟,一节课只能有两位学生试讲,每次课最多就有四个学生能试讲,而教师教育学院2013级小学教育理科班有64个人,能进行试讲人数仅占总人数的6.25%,真正给学生训练的时间并不多。

第二是教育实习时段不合理、时长安排不稳定。每一届学生教育实习的时长变化不断,影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差,设备和场地不足

由于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大学与小学合作严重脱节,师范生实习基地越来越偏远化,由城镇小学转到较远的地方,比如景东、澜沧、洛河,由于地区差异、师资差异等因素,师范生在小学课堂上观察到的教学方式跟大学课堂所学的存在差异,从而阻碍了师范生学习。

二、地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地方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从端正管理层思想入手,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实践教学的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短期内可能给学校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从长远来看,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經济的投入,学校应当从完善制度方针,加强监督管理,增加经费投入等方面着手,推进实践教学的发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是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首先,制定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做好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选拔工作,同资深的小学教师一起建构并培养实践教学指导团体,因为优秀的指导教师是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高校与实践基地小学建立“U-S”共同体,稳固师范生实践基地

“U-S”共同体是指由高师院校的教育学专业教师、学科教学法教师与“实践基地小学”教师、校长等人员结成的教学团队。职前教师教育必须通过师范生与小学教学情境的互动、与小学教师的专业互动来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习得[4]。

(三)加强地方高校课程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应紧密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如将优秀小学教学案例、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课程内容中,对现有教材提炼,去粗取精,并精选对培养合格乃至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4]。

根据课程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目前,微课程、微课教学、微视频资源在教育领域广受欢迎,由于微课程的时间短、主题突出、获取方便等特点[4],将其运用在师范生实践课程技能训练上,能解决师范生课堂实践教学课时偏少问题。以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为例,课前,师范生自选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准备15-20分钟的微课件、微教案,小组内模拟练习之后,在课堂上展示,教师给出评价,提出教学行为改进目标,创新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课堂教学采用“2+l” (设计2课时理论教学,l课时实践教学)或“1+1” 课程教学模式。重点采用案例式、探究式教学形式,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学思结合、探究实践[4]。

【参考文献】

[1] 物理(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2] 刘文.试论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有效建构[J].教育探索,2009(2)

[3] 孙宇.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构建—以哈尔滨学院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5).

[4] 韦芳,韦晓燕,覃贤,石秋香.“U-S”共同体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以小学教育(语文)专业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1).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