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中办学”山区教育均衡发展之出路

2018-05-14杨朝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教学班山区

杨朝芳

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多数山区学校都相继实施了“农远工程项目”“校安工程建设项目”“薄弱学校改造項目”“营养改善计划食堂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实施之后,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校园的硬件环境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花园式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门卫室、图书室、实验室、少队活动室、简易多媒体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各种电教设备、实验设备、体育器材设备也日趋完善。生源呢?教师呢?学校发展的前景呢?这些问题难道就不需要考虑和解决吗?目前,不少山区的学龄前儿童人数锐减,学校的新生入学已经实行 “隔年招生”制度,但在校学生多则七、八十人,少则二、三十人,极个别校点则只有三、五人。教师呢?基本上是一班一教员,甚至是两班一教员。学生人数虽少,但仍需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语文、数学、品德与法制、音乐、英语、体育、美术、劳动、信息技术、班队活动以及各种地方课程的教学,能落到实处吗?山区教师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上课、课后反思、批改作业、辅导后进生和做好家访工作吗?况且,“全能型”的教师又能有几人?

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不能空喊口号。现在的山区学校硬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远教设备、光播设备、班班通设备、实物投影等入住学校,一些山区学校还拥有了电子白板,接入了宽带网。办学条件的确是优越了,可是山区学校的教育工作现状和前景仍令人堪忧,笔者只想如实描述现状,提出些许问题与同仁商崔,探求山区学校发展之路,能为山区的孩子们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山区学校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学校难以为继

现将大理州祥云县的3所山区小学2012年在校学生数、班额数、教职员工数与2018年作对比。A校:2012年在校学生63人,设3个教学班,分别为二年级16人、四年级21人、五年级26人。教师编制为4人。2018年,在校学生人数减少至37人,开设有4个教学班,分别为二年级6人、三年级7人、五年级7人、六年级17人。教师编制为4人。B校:2012年在校学生60人,开设有3个教学班,分别为一年级19人、三年级20人、五年级21人。教师编制为4人。2018年,在校学生34人,开设有3个教学班,分别为二年级1人、四年级12人、六年级21人。教师编制为3人。C校:2012年在校学生69人,开设有3个教学班,分别为一年级22人、三年级21人、五年级23人。教师编制为4人。2018年,在校学生38人,开设有3个教学班,分别为一年级12人、三年级13人、五年级13人。教师编制为3人。6年的时间,这3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都几乎减半。班额学生人数虽少,教师所任教的科目,要授课的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范畴一样也不能少。一个手指,究竟能按住几只跳蚤?何谈素质教育?何谈全面发展?教师的精力和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师生出路在哪里?

二、山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山区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现以大理州祥云县B山区的寄宿制小学来说,今年在校学生数34人,全员寄宿并分3个教学班,配学生食堂临时炊事员1人。该校有远教设备、电子白板、通网络、图书室、实验室、简易多媒体教室、学生食堂、宿舍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此山区学校配有3位公办教师(含校长)和一名临时顶编代课教师。教师上好课以外,还要配合炊事员分餐,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要保证学生能吃得饱、穿得暖、睡得香,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教师们对一些技能课,活动课无暇顾及,各种功能室几乎不用,对学校的一些常规工作以及安排给他们的兼职工作难以完成,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学校管理带来严重困难,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滞后。

三、山区学校规模太小,规范化管理难以实施

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学校是必须的,学校各项工作需要具体化,责任要细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抓好,安全工作要抓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要抓好……对于那些只有三、四名教师的学校,教师们对教学任务已是“包班制”,还要兼职学校的一些工作,如:学籍管理、教研、少队、图书、实验、远教、安全联络、营养改善计划等等。各种节假日、寒暑假,需要安排教师值班,一个暑假,每位教师就要值班10多天,三分之一的带薪休假时间全泡汤了。要规范化的管理好学校,要把每一项工作都抓到位,都能落到实处,有可能吗?

四、投资虽大,仍难以实现教育均衡

近年,山区学校的教育经费投资可以说史无前例,但山区学校的教育发展仍然滞后。以大理州祥云县B山区学校为例,今年在校学生34人,分3个教学班,有教师4人(含校长),配营养改善计划临时炊事员1人。学校固定资产300多万元,算上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等,教育资金投入着实不少。但办学效益呢?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机构,提高办学效益,笔者之建议:“集中办学”才是山区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教学班山区
大学生河蟹文化认知水平的问卷调查分析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雅韵·智慧·健康
山区
普通高中教学班与行政班管理的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陶革新、徐玉东、李家和作品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加强教学班建设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