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弟子规》 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价值和作用

2018-05-14徐云

今日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博爱弟子规道德

徐云

《弟子规》是古代圣贤之书,而“中国梦”是当代社会盛行的一个追求理想。通过解读《弟子规》和“中国梦”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圣人之训、孝敬父母、善待亲人、谨慎守信、平等博爱和充实自我等各方面去学习借鉴经验,从而科学合理地利用《弟子规》来发展“中国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弟子规》是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其内容采用《论语》“學而篇”第六条的文义,虽然只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淋漓尽致地概述了弟子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态度和礼仪。中国梦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概念,2013年3月中国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中国梦再次说起,并号召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弟子规》对当代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通过其道德教化作用对“中国梦”的实现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梦”内涵

作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着深刻的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基础,是保障。国家不富强,就要被挨打被欺凌,人民不要说幸福,连生存权都难以保障;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捍卫国家主权,保障人民生存,让人民安居乐业。民族不复兴,就无颜说炎黄子孙,更无需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只有民族振兴了,老百姓才能挺直腰杆,才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民族振兴也会更好的造福世界人民,共创世界的美好未来。人民幸福是结果,是必然要求,就是要让国人生活甜蜜、工作安稳、收入满意、居住舒适,有可靠的社保,有优质的教育,有优美的环境等。概括地说,就是让国人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其他国家的梦并不冲突,而且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中国梦”不是“帝国梦”,不是“一国梦”,不是“排他梦”,更不是“霸权梦”。 它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想通的,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弟子规》与“中国梦”的联系

(一)《总序》:阐述圣人之训,为中国梦筑基

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可先后失败。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近代以来多少能人志士前赴后继,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历史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但追根究底是人民梦。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按照《弟子规》总序所阐述的做人规则要求自己,做到孝敬父母,善待亲人,诚实可信、博爱民众、努力学习,“修身齐家”自然可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入则孝》:孝敬父母,用心搭建中国梦

父母是我们的最重要的亲人,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入则孝》一章列举生活各方面的小细节,为我们的孝敬之道提供了方向,同时也为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之一做了阐述。中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她无私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孝敬我们的身边的父母,同时要孝敬我们的伟大的母亲——中国。

只有我们用心去观察中国的动态,用心去建设我们的祖国,才能一点一点搭建我们的中国梦,实现最终的远大理想。

(三)《出则悌》:善待亲人,团结促进中国梦

一般来说,亲人是我们强大的后盾和支柱,善待亲人是《出则悌》一章授予告诉我们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敬长辈,关爱小辈,这些引申到中国梦的建设时,便转变成与邻国友好相处,积极建设各国友好关系。

团结各个友好往来国家,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从而促进中国梦的发展和实现。

(四)《谨而信》:谨慎守信,道德成就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时说过:“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培育了热爱祖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积淀了诚信、友爱、节俭、敬业等等宝贵的道德品质,流传着相当多传颂百世的道德故事,这在《谨而信》中有着很好的概括。《谨而信》一章从穿着、走路、说话和做事等方面提出了弟子索要遵循的种种注意事项,虽然细小,但是确是从生活的小处上给予我们道德的方向,让我们看清自我,对自己谨慎约束,做到诚实守信,用良好的道德力量来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五)《泛爱众而亲仁》:平等博爱,携手共筑中国梦

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每一个人,我们都要有爱心,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精神生生不息,“泛众爱”成为青年学子奋勇前进不灭的灯塔,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的言谈举止做起,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每一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激发每个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众志诚诚,美梦成真。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泛爱众”的青年们,只有经历了不懈的奋斗和顽强的拼搏,那么即使失败了也无怨无悔。而这壮美动人的青春回忆,恰好就成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保障,让“中国梦”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泛爱众”与“中国梦”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泛爱众”是“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必要条件,“中国梦”则是“泛爱众”的物质再现、精神支柱。

(六)《有余力,则学文》:充实自我,科学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光靠道德和理想是不现实的,还需要科学的文化知识来丰富完善“中国梦”。《弟子规》最后一部分《有余力则学文》则告诉我们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这和我们当代對教育的重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做好之前种种的基础上,每个中国人要懂得利用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用科学的理论来引导中国梦的实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要谨记学习的真谛,时刻为实现中国梦而顽强拼搏、积极奋斗。

三、应如何利用《弟子规》来发展“中国梦”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中国梦”的发展

对于《弟子规》中适合“中国梦”发展的部分,我们要积极发扬。如《谨而信.中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向他看齐,即使和他相差得很远,如果自己努力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引申到“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中国在发展过程中虚心学习和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便可以加速前进步伐,渐渐奠定国际地位。

而对于其中封建过时的内容,我们要善于判断和改变。如《入则孝》中的“父母责,需顺承”(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这一项压抑了部分正确的反对思想的产生,在发展“中国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按照修改意见进行,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就不能有所突破,甚至会阻碍前进之路。

(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引导“中国梦”的实现

《弟子规》的内容毕竟是作者于当时的年代背景下整理出来的,内容更多适用于当时的年代,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它于现代的作用。

随着时代发展,《弟子规》的内容也应该因时而变,我们要善于从古老的内容中引申出适合这个年代的新解释,从而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科学、有价值的经验之谈。如“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用势力去压服别人,别人就会口服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口服心服无话可说),在当代社会,仅凭武力去震慑他国是不科学和不实际的,我们要用充实国家实力,用真正的强大去另其他国家信服。

四、结语

我们虽不是圣人,却要善于利用圣人之训。《弟子规》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内容,我们应该更新它们,应用它们,把它们与我们当前盛行的“中国梦”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我们也要善于从生活一点一滴做起,积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者单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博爱弟子规道德
跟踪导练(五)(2)
弟子规
道德
弟子规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