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18-05-14丁晓丽

今日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经管类经济法经济学

丁晓丽

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是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基本知识从事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课程。新建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目标体系不完整、手段趋同化、基础理论偏废、内容设计不连贯等问题,须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贯通经济学与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推进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经济纠纷的水平和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但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做法,重理论模型和数学推导,轻运用和实践,这很难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管理类专业经济学教学现状

(一)教材的选用不当

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基础》教材的选用上大多都参考经济学专业,因为經济学专业选用的教材更权威,但都忽略了它的适用性。国内经济学专业普遍选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该教材相对比较成熟,内容也比较完善,也是国家级教材,在业内的认可度也很高。但是这套教材内容较多,案例偏少,且涉及很多高数知识,对应用型普通高校的非经济专业的学生来说偏难,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没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积累,学起来很困难。因此,该教材的适用范围有局限性。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用本校教师自编的教材。这类教材多为拷贝其他教材的内容,杂乱无章,不够系统,不够严谨。

(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彻底扭转

目前,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经济思想层出不穷,原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身处信息时代的21世纪大学生而言,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但是,许多地方高职院校在《西

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绝大多数任课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三)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深层次研究,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和发展

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经管类人才的地方高职院校,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近年来,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对原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固步自封,迷信

权威,不求变革的情况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与经济学的开放性、发展性背道而驰。

二、经管类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注重能力训练

要改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需要应用型高校在教学环节上注重能力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加社会实践比重,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注重边学边练,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在教学方法上,改变由教师全程授课的形式,可以尝试课前“3分钟”学生演讲式交流,让学生上课之前,做好课程总结,并以演讲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选取热点时事进行命题演讲,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这种演讲即训练了学生搜集资料、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也锻炼了听者分析和辨别的能力。知识不仅要记住、领会,更要吸收其精髓,变成自己的想法,再把它表述出来。

(二)采取“三结合”的多样化考(测)试和能力测评方式

目前各高校经管类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法主要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测评手段,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教与学的状况,更达不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针对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技能培养的要求, 项目教学可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强化理解理论和概念,注重考核思维与技能,实行全程化考核,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答案表现为多元化、开放式。

(三)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

第一,结合国内经济或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来讲解经济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如何应用经济理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例如:要求学生阅读并参考学术权威的研究成果,独立思考,分析和模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二,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为学生构建一个调研平台,以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邀请本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经济理论或者实际经济问题,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给学生创造与学术大家、企业大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亲身感受名人名家的思想。第四,邀请当地政府部门首脑或发展改革部门的职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加深对经济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三、结语

改革新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可有效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通过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贯通经济学与经济法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形成经济学课程+经济法课程的模块化教学体系,为经济法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教学研究平台,以推进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经济纠纷的水平和能力。由于在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形势下,我国高校纷纷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所以,应用型高校应努力在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创新,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有现代经济学思维的管理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作者单位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经管类经济法经济学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医药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年度图书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