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陈文龙
陈文龙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增加课堂的教学实效。引导学生在动态学习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从而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构建了完善的认知体系,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更好的迎合全能型人才需求,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多媒体集视频、动画、音乐、文字于一体,将学生带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语文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显著成效,进而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时代建设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策略 研究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动静结合的语文课堂,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打消学生的成长顾虑,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课堂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为教师提供充足时间实施各项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带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成功揭开新课程改革的崭新篇章。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提出几点新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环境更加逼真,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十分浓厚。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活动方案的优化设计,同时结合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进行教材知识点的分类归纳与总结,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一来,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能在快乐学习中实现学习任务的优质完成,学习习惯的逐渐养成。如在《燕子》一课教学时,我会利用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将课堂真正的归还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强化提升奠定下了良好基础。
二、抽象知识形象展现
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理解。如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时,本课时以欣赏和朗读为主,通过直观的课件,让学生在观看录像和图片的同时,感受到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物产。教学中,充分展现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语文美育具体化。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以美的熏陶感染为目的,把“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海水”,把“见都没有见过想都想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鱼”把“颜色艳丽,形状奇特的珊瑚”把“千奇百怪的贝壳”,把“成百上千的海鸟”以及“庞大的海龟”“懒洋洋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等等,都形象的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从而增强了美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欣赏中去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借助投影,形象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门”“开”“回”的意义,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积极配合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多媒体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如对古诗《静夜思》的教学,对学生来说,理解意境,还是一个难点,但是通过多媒体,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声形并貌地预设情境:月圆之夜,金色月光洒在地面上,思絮万千,此情此景,诗人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在这种情境下配乐朗读,对课文会有更深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主动探索知识,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声画并茂,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四、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
多媒体课件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如《詹天佑》一课描写的是清朝末年的事,距今已一百多年,和跨世纪的学生可謂是相隔甚远。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卫星准确发射太空、尖端技术层出不穷的现实,如何用一条铁路激发起当代小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呢?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事物变具体这一特点,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詹天佑修建铁路时的历史背景和翔实资料,从而拉近学生与唐天佑之间的距离。在《詹天佑》一课演示“人字形”线路时,我结合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了“人字形”线路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提出“之字”及“螺旋”线路。这些办法会怎样?于是,我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其运行结果都因车身过长而失败。这样,在对比中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五、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被动地参与多。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六、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新的理念、新的思想,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必将有效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韩欣.试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4):371-372
[2]张美林.浅谈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课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6,(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