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初探

2018-05-14李更祥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创新

李更祥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人性化,在突显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素质发展。这要求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定出更新、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本文从小学学段的数学教学出发,提出了几点创新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创新教学方法既是新课改对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树立更高的目标,并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摸索,结合新课改指导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获得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教学的创新不能流于表面,停留在形式的创新上,更要加强理念的创新,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的目的。

一、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的创新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作为课程的起始环节,课程的导入也应体现创新。过去,教师在课程开始时直接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进入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课程导入的重要性,学生刚刚结束短暂的休息,对学习难免会产生抗拒心理,这会导致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今,教师不仅应重视课堂导入,还应将导入环节加以创新。为打消学生对学习的抗拒心理,导入的形式应尽量趣味化,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到能够吸引他们兴趣,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最佳方法,让学生在课程的开始就能高度集中注意力,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开端。如:在教学分数的比较大小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这样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在路上十分口渴,得到了一个西瓜。孙悟空说每人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猪八戒不统一,说他要吃西瓜的八分之一,孙悟空听后把西瓜的八分之一给了他。请同学们想一想后来猪八戒得到的八分之一比先前的四分之一多还是少了。以此来引入分数比较大小的知识点。这样生动有趣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究竟猪八戒得到的八分之一是多了还是少了?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想弄清楚,便会积极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二、情境教学,加强应用

新课改提出后,情境教学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情境教学法具有形象直观等多项特点,不仅能够体现教学形式的创新,还能解决由于数学知识抽象带来的学生学习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模拟去超市购物的场景,以此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首先,教师问道:“苹果2个6元,西瓜3个12元,鸭梨4个8元,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答:“苹果每个多少钱?西瓜每个多少钱?鸭梨每个多少钱?”教师接着问道:“那么哪种水果最便宜呢?”在这样的模拟情景中,学生积极思考,产生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强烈欲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也想迅速计算出哪种水果最便宜,因此,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学习除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这一购物的场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

三、合作学习,加强自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得以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该逐步被引入课堂,这些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既能让教学变得更加寓教于乐,又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十分受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十分奏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翁,亲身参与到学习的每个环节中。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组拼》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事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家里的各种不同的形状,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等。接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将自己看到的图形一一挑选出来,并进行组拼。最后由小组的汇报员将自己小组的学习内容进行全班汇报,教师再根据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最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四、活动教学,强化实践

小学生处于较为活泼的年齡阶段,对身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够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亲手做一做,可以把外部的动手过程与内部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突出主体,强化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教师以引导学生和组织课堂教学为己任。教师把问题抛出去,让学生自行探索。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不断摸索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有个圆形的月饼被一只小蚂蚁看见了,想把月饼抬回家,结果它围着月饼走了一圈还是不知道这个月饼有多大。同学们你能用数学知识帮助小蚂蚁算出这个月饼的大小吗?帮一帮小蚂蚁吧,让它回到家能向自己的同伴们描述。把圆的周长用生动的情景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趣味十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用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兴趣一旦提起来,就能够积极思考,最终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问题的答案。

六、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质疑,激活思维,探求创新,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紧跟新课改步伐,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探究出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季晓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学子(理论版),2015(14).

[2]段明岚.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方法创新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