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2018-05-14时莉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语文

时莉

【摘 要】翻开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儿童文学的内容较为简单、有趣,且蕴含着积极的思想,极适合小学生阅读,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还能实现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能够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利用好儿童文学,搞好语文教学。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地位

儿童文学涵盖着儿歌、诗歌、寓言故事等,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是小学生较为喜爱的一类文体。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增强认知的基础发展阶段,儿童文学在这一阶段起到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发挥儿童文学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各方面教育,从而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且随着教材的更新,儿童文学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许多儿童文学的作品十分经典,在各个版本当中都有涉及,例如《乌鸦喝水》《小蝌蚪找妈妈》《坐井观天》《猴王出世》《詹天佑》《少年闰土》等等,可见儿童文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还有较强的教育性,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不乏《詹天佑》《少年闰土》等介绍我国名人的文章,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历史名人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并对其优点进行传承与学习;《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到面对困境时不能轻易言败,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小蝌蚪找妈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青蛙的成长过程,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和家庭观念;而《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告诫人们要用发展、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为人做事都要谦虚,切不可盲目自大;《猴王出世》的神话故事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魅力。将儿童文学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兒童文学能够对师生的思想素质产生积极的影响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更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性格培养。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出现为小学生树立了标杆,对于他们良好人格、性格、意志力的形成起到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联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的中篇小说《铁木儿和他的伙伴》,因其成功地塑造了铁木儿这样一个先进少年的典型,在小说问世不久,便在苏联掀起了一个“铁木儿运动”,千百万少年儿童学做铁木儿。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具有感化孩子心灵的力量,对于少年的思想、性格、意志、理想和兴趣爱好等的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当然,儿童文学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能够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如教师本身的思想素质不高,对于这类儿童文学的教学也是无法胜任的。

三、儿童文学能陶冶学生的文学素养

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三。儿童文学不仅能丰富学生课堂内的阅读,还丰富学生课外的阅读,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儿童文学是反映生活的文学,是一种具体的、概括的和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是创作者以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为基础,通过生命和情感的加温,将创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赏析时,应尽量鼓励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判断创作者所描述的现象和表达的情感,并对自身的观点进行阐述。如《小王子》这一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自我见解的阐述,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见解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该作品是作者以孩子的眼光透视成人的空虚、愚妄和盲目,是作者以浅显的语言写出人类随风流浪的命运和孤独寂寞,是作者以自身温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对真善美和讴歌和向往。儿童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学会欣赏、判断和品味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

四、儿童文学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

语文教学重在传递其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共同对文章的解读就是为了将其中深刻的内涵挖掘,使学生将其深化、吸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细化来说,就是健全儿童的人格发展,增强儿童各种文学素养,丰富儿童知识,拓宽儿童视野,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

首先,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使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儿童的可塑性极强,儿童文学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教育性,更能健全儿童的人格。如《雪孩子》中雪孩子这一人物形象就具有鲜明的舍己为人的教育意义;《雨点儿》中小雨点和大雨点的对话,展示的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各种日常生活礼仪的培养蕴含在相关儿歌当中,让孩子背诵、表演的同时获得知识。况且为提高儿童兴趣,入选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趣味性大于知识性。因此,大多儿童文学作品朗朗上口、深入人心,在儿童记忆中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对健全儿童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前期直接模仿和后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五、儿童文学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内容

最后,儿童文学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儿童课内的各种趣味游戏和课外的各种拓展,均可以儿童文学作品为指导范本。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均可结合课文作品,让儿童组织各种朗诵比赛、书写评比或角色扮演等。儿童文学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极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极容易让儿童进行模仿创作,在提升儿童文学素养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儿童的各种动手能力。

六、结语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而存在,更是作为学生成长的一部分而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到儿童文学中蕴含的人文性,避免用成人的眼光分析与研究儿童文学,方能使儿童文学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考试周刊,2015.

[2]贾玉东.浅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

[3]陈正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儿童语文
刊首语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
瞩望儿童文学高峰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