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8-05-14林桂阳
林桂阳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同时广大教师也在不断探索其实施策略。而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整合,强调的不仅是让数学化回归生活,更重要的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进一步了解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应用策略
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一方面,很多数学发现是源自于生活的,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化学习难度,加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将数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推动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上数学课就是对生活的再次体验和认识。我们不仅仅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还要落实生活化的教学思想,教学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生活化,让学生每学到一点数学知识都会不知不觉地把这些知识放入到生活中去理解和掌握。除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大量的生活实例,甚至可以模拟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动画,创设了一个故事的教学情境。故事的内容是三个小动物骑着三辆不同的自行车。自行车的车轮分别是圆形、方形和三角形。首先我让学生猜一猜哪一个动物会骑得又稳又快,先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做一些简单的讨论,然后播放动画,演示这几种自行车的不同。通过这种演示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思考、掌握知识。同时,在演示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自行车会走得又稳又快?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慢慢地理解和掌握圆形的一些特性,并且理解和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相等”这一个知识点。这种教学比教师单纯的讲解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生活化教学策略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挖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生活素材,并将之导入课堂教学中来以创设教学情境。
比如在将要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节内容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导入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比例吗?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存在许多比例问题。比如每个人拳头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例是1:1,每个人人体下半身(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则为7:10,可见比例不仅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而且在我们身上也有着具体体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什么是比例,比例具有的意义。”正是如此,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轻松导入教师想要教授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数学游戏、多媒体课件等方法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将生活内容与数学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学习终极目标,即为在现实生活当中能够较好的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在教学当中来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应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例如,笔者在教授有关“利息”的知识之后,就安排了一次生活化的充满趣味性的课外作业“学做一次小储户”,首先安排学生查阅当前让银行所执行现在的存款利率数,并让学生计算自己零用钱,再比较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计算出应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种充满趣味性的作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研究、相互比较的学习过程,能够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利率、利息的相关知识点,这些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理性的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让教师能够达成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在教学当中贯彻落实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从现实生活来有效的拓展知识面,并获得更多的知识,既较好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在现实生活当中懂得了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生活化教学活动要丰富
开展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除了要将生活引进数学,还要将数学送去生活之中,让学生明白,数学源自生活,数学知识也可用来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时,应积极开展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比如数学游戏、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述折扣的教学时,可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人扮演老板,一人扮演顾客,老板定价格和折扣,顾客自己计算价格,再与老板的折后价核对,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实践教学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和角度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数学教学生活化情景的构建,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创造应用、思考学习的能力,还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宗纯.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5 (34);
[2]王文路.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周刊》 ,201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