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塑造的课堂实践研究

2018-05-14张述超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张述超

【摘 要】数学思维品质是高中生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决定其数学学习效率高低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成为当前每位一线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本文在概述数学思维品质的基础上,从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复习活动三方面重点探讨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塑造的课堂实践,旨在为高中数学一线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为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强化学生技能思想,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特别是在学生思维品质、创新能力、人格塑造等方面更是具有独特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因受高考升学、社会教育期盼等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旧存在强调数学成绩、分数等急功近利的现象,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进而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塑造。对此,本文以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塑造的课堂实践研究为主要课题,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与着重探讨。

一、数学思维品质的概述

思维品质,主要是指在面对相同问题时个体因自身认知差异所表现出的稳固心理,但是因受差异性的影响使得其所呈现的意识效果有所不同。在明确思维品质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数学思维品质的概念是,学生在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所表现出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将其总结归纳为个性化表现形式。通过数学思维品质的表现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具体可以表现出五种特性,即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二、高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塑造的课堂实践

1.新课教学方面

新课教学主要是指为学生讲解、传授新的概念、定理,使得学生的数学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的课。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将新课讲解看做是塑造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基础性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分析类比、归纳总结、情境创设等方式发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本质认识,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内涵。

例如,在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棱柱”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于课前为学生搜集与棱柱有关的图形,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这些图片,由学生指出图片中的常见图形。随后,在观察多媒体图片的基础上,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柱体模型进行逐一列举,如包装盒、保温水杯、粉笔盒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棱柱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加深对棱柱的形象记忆。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绘制棱柱图形,归纳棱柱的性质,于讨论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亲身探索,在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塑造了學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习题讲解方面

习题是巩固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并且通过习题的练习可以有效检测学生的数学知识点学习情况,使得学生明确自己在哪些环节或者哪些方面存在欠缺。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将习题讲解看做是塑造学生思维品质的主要方式,通过习题的练习、讲解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4项之积为,第2、3项的和为,求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这一习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本题的错误解法,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展示给学生:

解:,联立方程,消去q,得:a=±,所以:q=±+1或q=-±1

故等比例数列公式为

从表面上来看这道习题的解答没有错误,但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提醒,引导学生根据题干要求仔细审题,详细审查例题解题过程,如果将其设置为 ,则会导致四个数的正负相同,因此,学生在仔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其按照的方式进行处理

3.复习活动方面

复习课主要是将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读数学教材,明确各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当前的学习情况生成有针对性的数学复习方案,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链,实现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椭圆与直线y=kx+b交于两点”为题干的已知条件,学生在其基础上添加其他条件,得出直线的方程式。借助这一典型案例的应用,学生可以加深对焦点弦长、三角形面积问题等解题方法的理解,通过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将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由此可见,在复习活动中设置开放性习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走出传统单一解题模式的桎梏,这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塑造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塑造给予高度关注,并将此看做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课堂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从新课教学、习题讲解、复习活动开展三方面有针对性的塑造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本质认识,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含量,促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方向发展,助力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汤杰.巧用错题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J].才智,2017(27):158+164.

[2]于文华,喻平.个体自我监控能力、思维品质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15,34(01):141-144.

[3]巩福德.数列递推公式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05):60-62.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