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福及三千童男童女究竟如何漂洋过海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东渡徐福秦始皇

秦始皇欲求长生不老神药,特派一位名叫徐福的江湖术士乘船到海里寻访神山,探求仙药。谁知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一去不返,还实现了东渡日本的壮举。有如神话和传说一般,徐福东渡就这样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刷新了中国航海史上最光辉的“第一页”。

被秦始皇逼出来的第一位航海家

春秋战国时期,传说燕、齐东面的大海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遍野长满瑶花芳草,住着天仙海神,神仙们饮着琼浆玉液,吃着灵丹妙药,过着长生不老的“神仙日子”。

种种传说,让那些希望幻想长生不老的君王,做梦都向往之。这些君王之中,秦始皇不愧为一个典型代表。他就是在种种诱惑之下,特派一位名叫徐福的人,乘船到海里寻访神山,探求仙药。徐福也因此成为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位航海最远的中国人。

徐福本是一位闯荡江湖的山东方士,在江湖上行走的他,凭三寸不烂之舌,将“海那边”的世界说得神乎其神。这样的“奇人”无疑引起了秦始皇的极大兴趣。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特遣徐福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药。虽说常在沿海飘泊,有一定的航海经验。但直到领下圣旨之后,平时颇能夸海口的徐福,心里却一点儿“底”也没有了。

他知道风雨无情,凶涛暴戾,而此番入海求药,且不说药不知何处,而自己也将一去不复返。但已在暴戾恣睢的秦始皇面前夸下海口,他不得不带着天子最倚重的期望出发了。而对于徐福而言,如何向秦皇“复命”才是他最大的命题。

徐福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一去不返”

凭借江湖术士特有的精明,几年之后,徐福苦思冥想了一套让秦始皇知难而退的说辞,称登上仙山,觐见了金甲神王,看到了琼楼玉宇,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至于仙丹妙药,必须要秦始皇斋戒沐浴,并差三千童男童女和各种本领高深的工匠随船同往,方可得到。

哪知,已经走火入魔、发誓长生的秦始皇竟然听信了徐福的“神话”。当即下令,火速召选三千童男童女、杂技百工,连同各种谷物和财宝,交与徐福,再次入海。

秦始皇为表达虔诚,还特地举行为时3天的“徐福大祭”,人们都兴高采烈地送上祝福并渴望奇迹出现。只有徐福望着浩瀚无垠的大海,愁肠百转,思绪万千。

与其被处死,不如冒险直指大海的尽头——黄鹤一去不复返。心里已经有了某种答案的徐福,只得破釜沉舟,冒险一搏,他要找到“海那边”的尽头,方可死而复生。

经过数月漫无边际的航行,徐福的船队终于看到了岸边——那是日本东瀛、蓬莱一带的岛屿。原来,他们已经到了日本的版图之中,完成了古代史上举世瞩目的远航。

《史记》载,徐福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來”。也就是说,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

史圣司马迁所说的“平原广泽”,究竟是哪里呢?司马迁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到了西晋,陈寿在《三国志·吴书》称,徐福到达的是亶洲。东晋时葛洪在《枕中记》认为亶洲在“对东海之东北岸”,这个位置就是日本。

到唐宋时,中日交往频繁。五代后周义楚和尚《义楚六帖》中记载:“日本国亦名倭国,在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徐福至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日秦氏。”北宋欧阳修《日本刀歌》:“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肥沃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玩器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词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这些古籍都纷纷证实“徐福东渡日本”之举,只是在童男童女的数量上有所不同而已。

日本《和歌山县史迹名所志》中还详细写道:“秦徐福之墓在新宫町,墓前有石碑,上刻‘秦徐福之墓五字。”《异称日本传》里有一则故事说,明初之际,日本遣明僧绝海和尚来访,明太祖朱元璋召见他时,问他“日本有什么名胜古迹”?绝海首先介绍的,就是徐福祠,并当场赋诗一首:“熊野坟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朱元璋听后十分感慨,也和诗一首:“熊野峰前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昔日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竟不归。”

另据日本人考证,徐福从山东琅琊出发不久,便在海上遇到了一场持续的大风暴,船队被刮到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稍事停留,他们便南下到达日本九州,并在九州熊野县新宫市的波多须浦登陆。徐福的人马在筑紫平原中心佐贺屯扎了9年,在今和歌山县的新宫之地停驻了3年。至今,佐贺地区还保留有不少徐福的遗物和传说。

信息闭塞的“公元前”,徐福如何驶向远方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的指南针——由铜盘和磁杓组成的“司南”,曾引誉世界。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徐福出海时,一定带上了这个航海“方向盘”。

“黄帝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传说,表明了远古时的先人们就已经知道“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之道理。史籍载,最初先人们的航海活动都局限于内河湖泽,随着对海洋认识的逐步深入,渐次擴至近海水域,再而飘洋过海,远航异域。

据记载,秦代在造船技术上已经脱离了“独木舟时代”,出现了平底大木板船、高大的战船和今日双体船的雏形——舫船。据《史记·张信列传》载,尚在战国争雄时,秦国就已用舫船来沿江运兵。“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食,下水而浮”。可见,依当时造船技术,装运三千名童男童女和各色工匠及粮食之类供应品,应该不是什么大的困难。

但令人疑惑的在于,当时冷兵器时代,船的动力全部来自于人力,而单凭人力划桨,要横渡茫无边际的南海,沿着哪条航线,凭借什么动力而准确到达日本……种种“不可能”在今天看来,确实令人费解。

有如神话和传说一般,徐福东渡就这样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刷新了中国航海史上最光辉的“第一页”。

本世纪初,中日学者对秦汉史和海上交通史作了大量研究,人们根据史料旁征博引,对徐福有否到达日本,史学家们持不同意见。日本学者神田秀夫的《日本的中国文化》一书,注意到中国古代难民东渡问题,他考察认为,早在中国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随着越王勾践灭吴和楚威王灭越事件的发生,就有大量难民乘船东渡,虽然当时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都很落后,但这些难民中,就已经有一部分人不可思议地到达了日本的九州。

秦皇朝的苛政和秦末战乱导致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即所谓“秦民走海东”、“秦民东渡”。秦末大起义时,从秦、燕、齐地避难朝鲜的秦民多达数万。日本典籍《古事记》、《日本书纪》、《新撰姓氏录》和《古语拾遗》等,都对秦民东渡以及移民情况有记载。

史载,徐福在九洲岛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传播农耕知识和捕鱼、锻冶、制盐等技术,还教给日本人民医疗技术等秦朝先进文化,深受日本人民敬重——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

可以想象,在那平原广泽、沃野千里之地,徐福凭借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三千童男童女、杂技百工,还有随身所带的各种谷物和财宝,很快建立起生活基地,并在此自立为王,繁衍后代,延绵不绝。

历史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秦始皇执政15年便匆匆离世——长生不老之梦戛然而止。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人来关注徐福以及他身负的“长生不老之药”了。当然,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公元前”,他们在有生之年,彼此都不知道“故事的发展与走向”。

而秦始皇就这样催生了中华民族第一位远航日本的航海家。

(《看历史》2018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东渡徐福秦始皇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连云港徐福研究现状暨发展应对之策分析
当国歌响起
秦始皇忆师
用文字墨香展现生命芳华
唐朝风 东渡情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连云港徐福文化资源研究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