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2018-05-14钱福东

今日财富 2018年34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建设管理

钱福东

大数据技术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通过深入剖析,发现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用率差,研究管理队伍匮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提出了系统论证、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完善法律等对策建议。

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50号)标志着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该文件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这为高校教育管理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与大数据有效结合,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技术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带给高校教育管理决策、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帶来巨大的力量。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强大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精确性信息提炼能力,能够更深入的揭示各项工作相关规律,提高了高校决策的科学性,使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更加合理和有效。另一方面,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水平、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运用知识的不同反应和所用时长,来确定知识呈现的有效程度及改进、表述的方式,推动教师制订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更有效的课堂管理;此外,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和优化教学、图书馆、实验室等信息和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能,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解读

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目前正从信息化向智慧化演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缺乏合理系统规划和宏观顶层设计

由于高校数据系统建设前期往往缺乏统一标准和统一规划,大数据系统大多独立存在,数据分散在各个学校部门中,数据管理粗放,各部门、系统间存储的海量数据无法科学管理的整合,即时资源浪费严重,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严重影响管理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度。同时,还带来成本、安全等各类问题,这严重阻碍了高校高效教育管理的步伐。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使用效率低

目前,许多院校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面临认识不够、投入不足、设施使用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的挑战,还没有做好迎接大数据改革的准备,对数据整合的认识仅限于向上级部门提供信息,相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大数据研究、管理队伍

人才缺乏是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首先,当前我国虽然有近百所高校设置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每年人才培养量将近1.5万人,但是,这种培养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全国范围内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其次,高校中缺乏真正懂技术的人才,管理人员较多,人才队伍结构失衡;最后,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大数据建立培养机制益于人才脱颖而出,对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对已获得的数据进一步运算和建模,呈现结果较为浅显,无法有针对性地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大数据相关的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在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服务过程中,最薄弱环节和最应该受到关注的并不是建设问题,而是日常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大数据技术运用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最大障碍。目前,我国规范网络技术和保护个人隐私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但在大数据时代,面对庞大的数据交互,隐私信息泄露、信息失范等问题空前严峻,用于促进数据发展的激励机制匮乏,现有法律己满足不了实践的需求。加快教学管理领域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三、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在探索中创新

在大数据化进程中,及时把握先机者便在激烈的竞争处于优势地位。高校要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大数据技术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各项管理智慧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锋利武器。

(一)系统论证,制订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

在高校数据系统建设的前期,高校应系统征求各部门的需求,科学论证,确定学校各类系统建设的建设或调整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在建设过程中,应将主要负责部门负责人列为系统建设的监督者、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深度合作,将需求落实到位,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二)提高认识,将大数据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作为学校战略对待

高校应加强对领导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等师资队伍的培训,切实理解大数据对高校管理变革的重大意义,并将大数据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划为学校重大战略问题,加大其投入力度。可以探索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和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模式,吸引社会各界企业、非营利或营利机构参与共建,合理分担各项成本。

(三)完善机制,将高素质的管理、研究团队建设作为大数据管理的关键

高校大数据建设与服务工作需要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分工明确并且能够合理解决应急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保障大数据建设与服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管理人员培训,选拔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大数据管理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大数据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大数据改革创新的热情。

(四)完善法律,实现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2018年,教育部经过2年多的论证,发布《教育部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教育数据管理办法》。浙江省、安徽省、陕西省等省份和高校也相应制订了区域和单位的教育数据管理办法。但高校大数据管理的特点是变化快、受众广,关于数据发布、使用、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紧跟其发展要求,适度超前,制订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大数据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作者单位为辽宁省委党校和辽宁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建设管理
《大数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寒露
如何有效开展DCMM数据管理成熟度评估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